初读这本书,被主人公深深的厌恶到了,自私、冷酷、狂妄、不近人情,好像女人只配给他当奴隶。可是人到中年,当我再次翻阅,竟然由衷地产生了敬畏之情,更加确信,“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一颗心里。”
这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男人,年过四十,抛妻弃子,历尽坎坷,只为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孰对孰错?
我们常听人感叹,生活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是你想改变,却又总有这样那样的束缚及N种不确定因素。于是我们又不得不安于现状,继续时不时的抱怨,日复一日的生活。
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你还有梦想吗?回答是无奈的。因为即便有,也终究会向现实生活妥协,比起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比起跟家人在一起团聚时光,比起陪伴孩子的成长,那个叫“梦想”的东西就变得不堪一击。
可为什么他能做到。
“使他着了迷的是一种创作欲,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逼得他东奔西走,他好像是一个终生长途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一块圣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叫他们把生活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
自以为了解的人从心里可怜他,他被魔鬼抓住了。
他却在笑,你们懂得什么是艺术吗,这些可怜的人啊。
世人眼中,这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为了逃避工作躲在家里画画,宁愿跟一个土著女人结婚,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可他贫困潦倒,却从不抱怨,沙发跟椅子没有区别,床和地也没有区别,他根本不会在意物质上的享受,他做的一切,只为了与梦想一点点的靠近。他被人们唾弃、讥讽、厌恶。
直至死后,才被世人惊叹,在我们周围竟然曾经生活过这样一个天才。
于是又有了一个疑问,“追求梦想到底是不是在追逐自己的厄运?”
要内心多么强大的人才能坚定的踏上那条路?
再看另一个例子。
一个生来被种种光环包围,前途无量的外科医生忽然在某一天辞了职,漂泊到了一个小镇却过起另外一种不再光鲜的生活。收入只够维持生命,娶妻生子。可他很快乐。有人说,他简直是在糟蹋自己,糟蹋自己的才华。
真的是这样吗?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还有那位船长,虽然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东西,但是骨子里面我们都是同一种人。
“他追求的是艺术,而我追求的是生活。”
这样一本书,可以经久不衰,是什么打动了你呢。我想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梦想,而是为实现它需要的勇气,是那份坚定。
男主人公最终完成了他的艺术杰作,但是他又把它烧掉了。
可惜吗,其实我在心里是为他叫了声好的。
他就是他,他从不在乎周遭的眼光也不需要任何世俗的肯定,他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那个叫“美”的东西,这个标准在他高贵的心里。
有人说,如果他要是知道自己的画有一天会值这么多钱,不知做何感想,估计他听到又会忍不住笑了,可怜的人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