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这段话,感觉说的非常好:
一个失去身心自由的人,无论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瑞士钟表;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也绝对不可能建造出巨石之间连一小块刀片都插不进去的金字塔。
道理很简单,因为人的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教育不可能在过度束缚与管控中产生,好的教育是在自由与自主中发生的。一个孩子长期遭受压抑、桎梏,同样不可能进行高效学习,也绝不可能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因为孩子只有在放松和闲适的状态下,才能够自由生长,健康成长。
偷点懒,发发呆,睡到自然醒;呼朋引伴,嬉戏游戏,打闹玩耍;去乡间田野,看蓝天白云,闻鸟语花香,听潺潺流水,感万物生机……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
天地有大美,万事皆教育。教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的夏天,给孩子一个自由伸展的季节。在城市的家里、乡下的老屋外、植被繁茂的森林处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在蕴涵着巨大宝藏的书籍中,纵横驰骋、挥洒自如,或许这个暑假更有意义,这个夏天更美丽,孩子们生命的成长状态更美好。
又记: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志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于浩歌狂热之际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胶洁。
——路遥
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林清玄
风大时,要表现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顺的悠然。
——刘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