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人时常发问和被问:“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多半人都会回复“不满意”;工作的人也时常发问和被问:“你对自己的工资满意吗?”多半人也都会回复“不满意”。基于这两个问题,我也想问一下:“你不满意的工资是公司发给你这个岗位的工资还是你这个人的工资?”
有人会觉得这没什么差别呀,公司HR招聘的时候基于这个岗位工资的区间值,然后以这个人的专业素质确定了其工资,所以这个岗位的工资与这个人的工资是一致的啊。其实不然,公司的岗位工资区间值是一个参考系数,这是基于公司薪酬、人员能力及市场行情搭建的相对合理的一套体系,这个体系是为公司内大多数人准备的。换句话说,凡是招聘进来的人的工资在这个区间值内,那他获取的就是岗位工资,即使HR天花乱坠的讲这个工资是综合考量其个人专业素质之后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体育老师规定身高170-175cm的学生需要在3分30秒内跑步1000米,有一个学生身高171cm,但有个增高垫多了2cm,即便如此,他依然需要在3分30秒内完成1000米。增高垫就相当于是HR综合考量的专业素质,考量了之后也还在区间范畴,需要做相对应的事情。也就说,即便HR或者别人告诉你发给你的工资是基于你这个人,只要在岗位工资的区间值内,实质上还是基于这个岗位。
可能会有人说,按照这个逻辑那大家发的都是岗位工资的了。也不尽然,当出现在一个岗位上拿到的是超越岗位工资最高值的情况时,就是基于这个人的工资。说白了,就是人和岗位工资不匹,岗位工资低于这个人的价值,就给予了更高工资。那又有人会说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老板肯定会给这个人晋升的,从而匹配更高职位所对应的岗位工资。没错,这就是我们希望极力做到的目标。
鉴于以上的思路,我们可以归纳为“岗位工资——个人工资——岗位工资——个人工资”的价值循环链。在这个链条里,多数人的起点是岗位工资,都拿着区间值内的工资,这个工资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个人价值。有小部分人的起点是个人工资,给予的职位相对较低一些,但工资高于岗位工资,目的在于低岗位上的历练,以便为高岗位做准备。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工资是我们价值的关键表现形式,我们的行动目的就在于追求个人工资,在所经历的每一个岗位上去超越岗位工资,从而获得更高的职位,进而再获得个人工资,再获得更高的职位···如此循环,不是为金钱,是为了我们存在的价值,以及回应开篇时的问题。
当我们能够用“满意”来坦然回应“你对自己的工资满意吗?”这类问题时,那我们就更多的处在价值循环链中的“个人工资”范畴,也是我们价值充分体现的阶段。
从以工资为基础的价值循环链出发,我们所寻找的并非一个岗位或职位的工资,而是超越岗位或职位工资的个人工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当你不满意工作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同样的工作”凭什么别人比你拿的多;当你不满意工资的时候,是不满意岗位工资还是个人工资,然后审视自己有没有资格谈论个人工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