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蒋勋读红楼7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蒋勋读红楼7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作者: 竹萱的清欢阁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01:13 被阅读0次

使之以权,动之以利”,这八个字是管理的秘诀

勤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这都是古书里的话,宝钗是把学问跟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一开始表现得太积极、太勤快的人,最后可能是最懈怠的;还有,一开始讲得太漂亮的,我可以保证给你的利润比别人高好几倍的,很可能有贪心的成分。

很多人认为,如果小孩子看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后,都学罗密欧、朱丽叶自杀,不是很惨吗?很多人从这个角度认为有些文学要被禁止,可是刚刚好相反,读罗密欧、朱丽叶,读到最感动,哭得最厉害的人是不会自杀的。因为他随着剧中人已经有过一次死亡经验,所以回到现实的时候,反而是比较平衡的。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美学就是从这个角度看艺术。为什么我们看自杀的凡高的画这么感动,因为我们有一个部分是梵高;可是看完梵高的画,感动完了以后,我们在现实里不会去做那个选择。一个社会自杀率越来越高的时候,是因为文学艺术的东西少掉了,人的某一个坚持的、宁为玉碎的毁灭的梦想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在现实里去完成。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自杀?我们不要忘记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文学的阅读极度没落,他们没有这部分的满足感。

我大概中学的时候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哭得稀里哗啦。哭过以后,到现实里就好一点;如果没有哭过,那个哭憋在心里面,在现实里反而会走向绝望。所以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在读什么悲剧,要让他多读一点悲剧。因为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使人净化。”悲剧会纾解很多东西。

商人家族是最周到的,因为在做生意的过程里面,一定是利益均沾,让别人一点都不拿,迟早要出事。

沉得住气不仅是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生命态度——知道生命这么漫长,所以不急。

林黛玉要给一个东西,是她真性情给;可宝钗给,一定是礼数,礼貌上要周到。宝钗是再不喜欢的人都给,她越不喜欢的人,她可能越要给,加倍给。这个就是刚才讲的宝钗的哲学,到最后就没有敌人了。林黛玉不是,她就觉得我喜欢的人,我就给;我不喜欢的人,根本理都不理。所以你看到社会上是有两种人,一种是注重情的,一种是注重礼的。情跟礼是应该配合在一起的,有了情而无礼,可能就是黛玉的下场,最后很多人不喜欢她,招嫉;有了礼没有情,其实有时候是虚伪,就是宝钗。所以这两个人真是分不开,我们会觉得最好她们在一起平衡一下会比较好一点。

有时候好的文学写法不是纯悲剧跟纯喜剧,而是悲剧里面夹着喜剧或者悲剧里面夹着闹剧在写。

这些悲剧不会因为她们是小姐或者是丫头而有任何改变,任何人只要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只能是悲剧。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见识不是知识,读很多很多的书只是知识,见识意味着有很深厚的生命体验,懂得如何享受生命。我们今天最大的遗憾是知识跟见识完全被割裂,没有见识的、不融入生命的知识和学问变得非常枯燥无味

文学的本质是真性情,内容永远大于形式

欣赏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是构成一个生命美好的最基本的条件。庄子所谓的“天地有大美”就是指无所不在的美,只有在最污秽、最卑微的世界里都能看到美的生命,才是最富裕、最宽广的。

禁忌常常是引发犯规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人必须用践踏他人的方法来呈现她的高贵时,就已经掉进最大的痛苦里了。

人生有时只要能哈哈一笑就难能可贵了。

所有的侮辱都不成其为侮辱,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无时而不自得的状态,那才是人生的大自在。

我年轻的时候觉得最美的一个画面是剃了头发的宝玉,穿着大红的袈裟,跪在雪地上跟爸爸磕头,这也是云门的《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可这几年我忽然觉得结局是宝玉变成了王一贴,因为我们知道曹雪芹最后是糊风筝在卖,你就发现自己是不是把他幻想得太高贵了,想象他是一个伟大的文豪,可他绝对不是,那个年代是没有人读他的书的,只有一个手抄本。他必须懂得怎么去谋生,而谋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要留下这部书,留下一个荒谬的记忆。所以王一贴绝对是个有趣的先知,不要误以为他在讲一些好笑的笑话,他是在讲禅机,什么叫作“今年没有效明年有效,吃到一百岁还妒什么!”最后甚至大胆说,连我的膏药都是假的!

我们总以为读完《红楼梦》要有一个领悟,可能是道家的,可能是佛家的,可是我们从来不敢大胆地说,《红楼梦》读完并没有领悟。因为佛经里说“无有功德”,相当于根本没有领悟可言,所有的领悟不过是自己在作假。

另外,《红楼梦》在不同的年龄读,那个领悟竟然是如此不同。这几年我感觉王一贴这个角色在八十回的出现竟然这么动人。这个说话这么真实,能博大家哈哈一笑的王一贴,会不会是一个看起来不像领悟的领悟?他就混迹在民间,也许就坐在六合夜市里跟你一起吃担仔面,可是我们绝对认不出他。下一次如果你旁边坐了这样一个人,你不妨问问你是不是宝玉?我想你也知道结局是什么

相关文章

  • 日课52:《蒋勋说红楼梦》——繁华与悲凉的波粒二象性

    日课52:《蒋勋说红楼梦》——繁华与悲凉的波粒二象性 鲁迅点评红楼梦时用了八个字,悲凉之雾遍布华林。蒋勋解读《红楼...

  • 蒋勋读红楼7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使之以权,动之以利”,这八个字是管理的秘诀 勤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这都是古书里的话,宝钗是把学问跟生活...

  •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从红楼的繁华和幻灭中,鲁迅看到本质是悲凉,从世事的变迁和起伏里,马东说自己的生活底色是悲凉。从我刚刚入世才知生活的...

  •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鲁迅先生曾评价《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一部红楼,也许正是书中警幻仙子所说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 蒋勋与他的青春红楼

    用去两日时间,读了蒋勋青春红楼系列的几本小书—《梦红楼》、《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读罢,不禁感叹蒋勋对红楼文本竟...

  • 愿如我所遇,寂静欢喜

    ——读《蒋勋散文》有感 听说过蒋勋的名字,是因为《蒋勋说红楼梦》,知道他对红楼梦有一定的研究。这本书也挺出名的,只...

  • Day 57 蒋勋说红楼梦(五)

    读蒋勋说红楼梦,进度是很慢的,但是学习到的内容真的非常多,很精彩。我在想,我是否应该先看红楼梦,再去读蒋勋说红楼梦...

  • 向阳花枝,春光可待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每每于落寞时想起这句话,仿佛人生的底色也是如此。却也常常被那些幸福的模样...

  • 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一半繁华,一半幻灭 1*秦可卿去世 vs 贾元春盛宠 2*贾家鼎盛 vs 预兆萧条 3*王熙凤&静虚违法揽诉讼 v...

  • 少不读红楼(二)之林黛玉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读红楼7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xq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