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不尽的《红楼梦》......
少不读红楼(二)之林黛玉

少不读红楼(二)之林黛玉

作者: 安静看书人123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23:17 被阅读27次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林黛玉似智者,一眼就越过纷繁的过程,直接看到了现实残酷的结果,最终只是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

  林黛玉幼时丧母,早年又丧父,寄居于外祖母之家。虽说贾母是极其疼爱,但也是无父无母孤苦无依。所以才看到初入贾府时的步步谨慎。也看到黛玉内心的敏感与悲观是与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更加上黛玉没有宝钗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宝钗尚能帮助打理生意,与外面的社会接触。而黛玉只是在一个个深宅大院之间移动,不能与外界接触,则更多的是内省自身,而一思及自身则必然是更多的哀叹自身的命运,而导致内心的郁结。

  黛玉葬花之时,正是万物复苏之际。众人无不是感慨春日之生机勃勃。而唯有黛玉一人独在花园,拿锄头去葬飘落之花。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侬今葬花他笑痴,不知他日葬侬知是谁。十几岁花季的年龄就想到了自己的死亡。不得不说黛玉是早慧的,遍观全书中,只有黛玉一人是一直将生死挂在嘴边。孔夫子言不知生焉知死,而黛玉却是直接跨过了生,而直接看到了宿命的结局。所以黛玉的一重悲是生命的终结的不可避免的悲。太过聪慧,则不易执迷于生活的本身。而同看现代小说的《活着》中的福贵,经历了可以说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所有悲痛,却依然与一头老黄牛好好地活着。可能这就是生命的钝感力,经历消磨了生命中的敏感,而带来的是一种近似麻木的厚重。少不看红楼,少年时又何必去想生命的终结,生命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快活,就如同大雁已经飞过,却已在天空中留下痕迹,又何必去想必然会消亡的结局。

   在大家相聚之时,也唯有黛玉想到相聚时繁华绚烂,而人散后的寂寥。黛玉言到,有聚必有散,散必悲,不如不聚。黛玉对离散的观点也是直接看到了结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黛玉太过通透,仿佛从未沉浸于一事之中,始终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看着他人的欢聚,将自己与外界竖起高墙,看到欢聚之后的离散的悲痛,而不会感到欢聚时的快乐。而宝玉却没有黛玉的通透,像个孩童一般,天真的以为大家永远都不会分开,大观园永远都会存在。在大观园里时,是整个红楼梦中最欢快的时光,所有的人如同放下了大观园的一切现实的羁绊,如果生活在梦幻中。

   黛玉之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初见黛玉并有前生见过之感,大觉亲近。黛玉之美美在直,黛玉心纯而直,从不如宝钗一般瞻前顾后,而思虑许多。所以黛玉和宝玉才能相知相爱,两人都如同孩子一般,天真坦然。也只有黛玉才敢和宝玉置气,其他人都是以宝玉为尊。

  宝黛之间的置气误解分合才是真正的爱情,而宝钗却总是真情难以外露,而不如宝黛。林黛玉更像一个富有才气的现代女性,有着自己的追求,违背于封建礼教的约束。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黛玉的牙尖嘴利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 只是在当时众女性皆沉默而不能言,而显得突兀。书中有宝玉转赠黛玉北静王之物,而黛玉决然不受,这是何等的直率。不以位高而敬之,而只取决与本心。这也就注定了黛玉香消玉损的结局,封建的社会又怎能容下一股活力反抗的清泉。

相关文章

  • 少不读红楼(二)之林黛玉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

  • 少时不懂林黛玉,待到懂时已沧桑。

    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因为没有细细的读红楼梦,所以对里面的人物只了解了一个皮毛。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林黛玉小...

  • 少不读红楼

    一首好了歌, 一曲葬花吟, 一个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如同一眼看穿世间红尘。 少年时应如初生之朝阳,蓬勃万千,而一...

  • 少不读红楼

    不同的人对阅读《红楼梦》的态度,其实差异很大。喜欢读红楼的认为它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喜欢的人认为它过于悲凉,看...

  • 为人妻母,才知王夫人的一生有多可悲。

    有句俗语:少不读红楼。 书中讲述了诸多奇异女子,难免有些“淫词艳曲”,但我觉得,之所以有“少不读红楼”的说法,更多...

  • 书生妄评红楼梦

    常言道:少不读红楼,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何?少时难懂红楼梦中的种种情结,又恐惑乱了少年人的心智;壮年不读水浒...

  • 看《红楼梦》,我为何会喜欢宝姐姐

    看不穿的世间事,说不完的红楼情。虽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可是呢?机智的小亿红楼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当然,那些诗词...

  • 走进经典

    走进经典,享受人生。虽然有俗语说,“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男不读西游,女不读红楼”,但经典名著是祖国文化史...

  • 《红楼梦》林黛玉‖花容月貌为谁妍

    最近越来越喜欢《红楼梦》,少时不读《红楼梦》,不喜欢林黛玉哭哭啼啼的性格,小性儿。阅过孤独,才体会到她那种寄人篱下...

  • 而立之年读红楼

    曹雪芹真是文学奇才《红楼梦》也是一部哲学作品,有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少年时虽说三国水浒没读过原著,但影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不读红楼(二)之林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e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