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和几位好友一拍即合的组成读书会,一起认真看完一本书,惭愧至极,在之前竟然从未听说过“敦煌的女儿”,也从来没有留意过敦煌的发展,哪怕是去年十月我刚去游玩过一次,看过藏经洞、看过卧佛和九层塔,书中再次遇到陌生又熟悉的场景,总是生出“原来如此”的感慨,如果让我先遇见这这本书再去敦煌可能感悟会更深。当然人生总是需要留些遗憾,下次才会更好的遇见。
在京东电子书里面一共876页,字数不少,文章大致分成四类主题:樊锦诗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及心路历程、身边师长同事事迹成就及对其影响、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及部分文物艺术解读、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和成果。当然这之间的内容都是穿插交融的,展现了樊锦诗和个人和敦煌事业一生的羁绊,着实让人心酸、也着实让人羡慕,正如本书名字《我心归处是敦煌》一样,找到一辈子心中归宿,大概跟那些千年前再洞窟中冥想修行的僧侣一样在敦煌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答案。通篇内容太丰富了,找几处有感而发的记下来:
一、藏经洞
看到藏经洞那个部分特别感触,从小学习不好但是脑洞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历史课,看到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往事,心中默念妈咪妈咪哄,想象自己变成时空穿梭者,一个筋斗翻到王道士面前敲三闷棍,就此改变历史力挽狂澜,如果宇宙有无限可能,希望在另一个平行时间我此时正在使出洪荒之力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不开玩笑,藏经洞去年10月去敦煌参观过,虽说叫藏经洞,小小斗室藏下5万件书,所藏遗书以佛教典籍为主,但也涵盖了天文、历史、法典、医书、帐册等,藏着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让后世人对中华两千年历史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为藏经洞的发现,西方探险家用掠夺的方式将洞内极具价值的部分运出中国,流散于法国、英国、俄国、日本等地,看到我国的学者们为了考察历时三十余年奔赴各个国家的事迹,着实心酸,好在随着我国敦煌学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毕竟只有中国人自己最了解中国文化。
二、传承的精神
中国人最质朴、最无私奉献、勤劳果敢都集中在樊锦诗身上,从她的身上她的故事里我又看到了家人的影子,是那么的熟悉。当年外爷也是千里迢迢跟着共产党支持西部发展,从山东一路到了陕西,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贡献了自己大半辈子。那一辈的人每个成长、每个决定都觉得是无法想象的牺牲跟痛苦却那么能理解,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那个年代的人大部分单纯而纯粹,为了事业可以贡献自己的一切,苦难都是一种修行,可能亏待了家人亏待了自己,但是因为挚爱、因为责任、因为情怀所以最后坚持了下来,无私将自己奉献给祖国。
我们生在了这个最好的时代,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前几天做一个报告赫然发现中国人均GDP居然已经超过一万美元,再回头看看书中描述那些苦难的场景,仿佛几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敦煌的兴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缩影,从辉煌到没落再到崛起,现在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奔跑。最近常常提起“文化自信”,要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敦煌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了解的太少,希望在下次去敦煌之前,有更多知识的积累,也更深入的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PS:突然发现正儿八经写读后感还是上高中的时候了吧。时隔多年还得找找感觉,时而思如泉涌,时而又觉得思绪混乱,很多想法再脑海中漂浮,怎么把它们都抓住排兵布阵组织起来呢,着实苦恼了一阵子,东拼西凑挤出来交作业。所以下个月读书会轮到我决定读什么书,藏了点私心,选了莫提默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看了无数次第一章,从来没有读完过,拖着小伙伴们陪我一起读完,希望再读书这件事上有所长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