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一个“善”字,八对区分

一个“善”字,八对区分

作者: 褚明鹤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13:14 被阅读0次

《了凡四训》在“积善”一节,提到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了凡先生对“善”这一个字做了八对区分,在差别极细微处进行辨析。

耐心点,生活是自然而然孕育的过程

善有真有假,真善假善怎么看

元朝时,有个念书的学生向中峰禅师吐槽说“人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个说法靠不住啊,我明明看到有人做了善事,可他的子孙并没有发达,反而作恶事的那个,家道兴隆的很”,中峰禅师说“我们凡夫自己常把善恶整反,颠倒是非,把善看做恶,把恶看做善,回头说古人说的不对,你们觉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礼敬人是善”,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禅师都摇头否定了,他说“你起心动念、言语作为是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恶,这是善恶的标准。如果对这个人有利益的,你打他骂他都是善,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恭敬人礼敬人也是恶不是善”,所以真善、假善要辨别清楚,如果利益大众是出自真心这是真善,若是表面模仿这是假善,为善最重要是真心;所做的善事不露痕迹不让人知道这是真的,如果有企图有目的才做是假的,这些地方都要自己认真省察。

善有端有曲,什么是端什么是曲

一般人见到那些谨慎、不倔强的人就称他为善人,可是古圣先贤宁愿欣赏有志气、肯进取,或者是安分守己不肯乱来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有胆识,真正能够为人服务,担当大任,如果一个人很谨慎,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是个性柔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没有担当,这不是一个好榜样,人人都学他就坏事了。

我们发心做善事时,不能被表面迷惑,因为我们的眼睛总喜欢好看的,耳朵喜欢好听的,要是随顺这个贪心可能就错了,所以还是要从内心深处隐秘微小的地方默默洗涤。发的心如果全是济世救人的心这是端,如果有一点点讨好媚俗的心就是曲,全是爱人的真诚清净平等的心就是端,如果还有丝毫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就是端,掺杂丝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这些地方需要细细辨别。

善有阴有阳,阴善阳善大不同

善有阴善、阳善,做点好事完全显露出来,人人都知道,现在各种媒体传播的又极快,这是“阳善”,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告诉任何人,这是“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不要小看“名”,“名”也是福啊,只是“名”是造物主比较忌讳的,那些享有盛名却与实际不符者多有奇祸,相反那些没有什么过错却硬被加了个恶名的人,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间差别微小,结果悬殊。

善有是有非,是与非看影响看长远

“鲁国”是春秋时代孔子的故乡,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在穷困的时候,被人家卖到别的国家做奴婢,若有人能把这些人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奖金红包给他,鼓励做好事。“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不同寻常的牛人,他赎人回来时,坚决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子听到后,不太待见,说“你错了!”因为孔子做事的原则是希望移风易俗,给百姓做个榜样,所以不能随自己的爱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顾全社会大众,鲁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富贵人少贫穷人多,如果赎人接受政府的奖赏,好像自己不廉洁似的,今后还有谁敢做赎人的事?因此,子贡赎人要欢欢喜喜接受政府的奖励,就能鼓励社会大众把自己国家在外做奴婢的都赎回来,这才是好事情。所以后来子路看到一个人掉到水里,将他救起,这个人非常感激,送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接受了,孔子听了很高兴地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去救那些在水里快淹死的人了。”

如果说行善,善的影响面广、时间长,是大善,这个善是“是”,如果影响面很小,时间短,这是小善,这个善是“非”,所以不在一时,要看长远的影响,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令更多人受益。如果现在做的好像是善事,但它留下不好的影响,这个影响会阻碍别人,这似善而实非善,如果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响别人,使其他人效仿做好事,这似非而是善。

关于是与非的事情比较多,比如有一个人做坏事,是要惩罚他还是宽恕他?如果这人做错事被宽恕反而胆子更大,将来会做更多的坏事,使许多人受害,这个宽恕是错误的,如果惩罚他,他以后不敢作奸犯科,这是真正的义,这就是“非义之义”。“礼”要有分寸,用礼貌待人是礼,如果过分恭维、赞叹,使这个人渐渐傲慢,那就是“非礼”;信用很重要,但是也要看状况,如果因顾全小信而失了大信,就错了,圣人顾全大信,有的时候可以放弃小信,这就是“非信之信”。“慈”是慈爱,慈爱不能过分,过分往往变成不仁慈,这是“非慈之慈”。

善有偏有正,正中偏与偏中正

明朝的一位吕宰相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告老还乡后,德行事业依然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有一次遇到一个乡人,喝醉了酒骂他,他不动心,告诉随从“这个人喝醉了,不要跟他计较”。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刑,被关进监狱,吕公听到这事很后悔,他说“假设去年他酒醉骂我的时候,我把他送到官府,治他的罪,这种小的惩罚能使他心生戒心,他就不至于做出更大的坏事,我当时只是心存厚道,没有想到这样反而养成他的过恶,以至于此”,这是善心做了恶事。还有以恶心做了善事,有一次遇到荒年,穷人白天到一个大富人家里抢粮食,他向县府告状,县官没人理会,于是穷民更加放肆,因此,这个富人在自己家中私设刑堂,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审判,惩罚他们,后来把抢劫平定了,如若不然,他们就会变成暴民,扰乱了社会治安。

善为正、恶为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以善心而行恶事的,是正中有偏,以恶心而行善事的,是偏中有正,如果对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往往我们自以为是善事,而未必是真善。

善有半有满,半善与圆满如何看

《易经》说“善不积,就不足以成就名望;恶不积,就不足以败坏声誉”,《书经》说“商朝末年造的罪孽太多,所以武王起义灭了殷商”,就好像储藏东西在器皿中一样,我们常常累积,它很快就满了,若是懈怠,不常积存,就不会满,这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因此善一定要勤积,就会圆满,若是懈怠,偶尔遇到就行一点,所做的只是半善。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庙里想发心供养,但身上只有两文钱,她就把这两文钱都拿出来了,住持和尚亲自为她诵经忏悔,过了几年,这个女子被选入宫廷做了嫔妃,非常富贵,她带了数千银两再到寺庙供养布施,而住持和尚只让他的徒弟为她回向。这个女子就问“为什么我穷的时候,只布施两文钱,师傅亲自为我忏悔,今天我带了几千银两来,师傅反而不亲自为我回向?”老和尚说“从前你来时,供养两文钱,你的心真诚,我不亲自给你忏悔,难以报你的德,今天你带的供养虽然丰厚,但是你的心不像从前那样真切,所以我让我的徒弟给你忏悔就可以了。”

汉钟离要传授吕洞宾“点铁为金”的法术,可以布施贫苦穷人,吕洞宾问“我把这个铁变成金,会不会还原?”汉钟离说“500年后,还会还原”,吕洞宾说“这样的话就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汉钟离说“修仙要积三千功行,你这一言,三千功行都已圆满了”。

行善,如果不分别、执著所行,则所做一切都是圆满的,若是执著所行,就是一生勤奋勉励,还是半善而已,因为里面夹杂着执著,并不纯粹。比如拿钱布施他人,内不执著有我,外不执著接受布施的人,也不执著布施了多少,这就是“三轮体空”,一心清净,所以一斗米的布施能种无量无边的福报,一文钱可以消千劫之罪,假如没有忘我,也没有忘他,也没有忘记所做的好事,虽然布施很多钱财,得的是半福不是满福。

善有大有小,有时虽小而大有时虽多也少

宋朝的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次被带到阴曹地府,阎王命判官把卫仲达的善恶簿子拿来做个比对,结果卫仲达一生造恶的档案摆满了一地,而行善只有一卷,就像筷子那么细,阎王看到后说“好,拿秤来称一称”,结果摆满一地的恶簿子反而轻,这一卷小小的善簿子反而重。卫仲达说“我还不到40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过恶?”阎王说“你有了恶的念头就是小恶,不等待你犯,你要是犯了,就是大恶”,所以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他又问“善的那一卷到底是什么事?”阎王说“朝廷曾经要兴建一个大工程,在福州城的九仙山、闽山、越王山修石桥,你上疏建议皇帝不要兴这个工程,因为这个工程不是必要的,而且劳民伤财”,卫仲达说“我是有建议,但是朝廷并没有接纳啊,我这篇奏折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吗?”阎王说“朝廷虽不从,但你这一念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人民,这个善大,如果朝廷采购,你的善就更大了。”所以志在天下国家,善虽小而大,若只在一身,善虽多也少。

善有难有易,难在自己的烦恼习气与自私自利

儒家讲存养的功夫,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从哪里做起?从难克服的地方先做,其他的就容易了。孔子讲“为仁”也说到“先难”,先从最难处做起,最难的就是自私,难在哪里?难在你要想做一个仁人,必须要克服自私自利,因为有自私自利,仁就没有了。比如有钱有势时做点好事相对容易,如果很容易做而不做就是自暴自弃,贫穷没有财富没有地位的人,能够救急救难解决别人的困苦,非常难能可贵,所以他们的果报也厚,但是要明白的是,他们当时做事情时,只是想帮助人解决苦难,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果报。

总体而言,了凡先生对“善”进行了如下八对区分:

了凡先生对”善“的八对区分

了凡先生对“善”的区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里面充满中国智慧的隐喻故事也非常有意思。

你也许会说,现在的人多忙啊,哪有时间去谈什么善不善,还做这些个区分?我想对个人而言,品格的养成是领导力发展绕不过去的功课,对于组织而言,越是在野蛮生长中,越需要有一丝静气,才能维持基本的平衡,个人与组织如出一辙,都是走出自利的黑暗洞穴,走向更广阔的光明天地,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我们都是这样,谁不是在探索与尝试中不断成长?然后释放掉一些阻碍,回到自己原本美好的本质。

相关文章

  • 一个“善”字,八对区分

    《了凡四训》在“积善”一节,提到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 行善积德行好运——百善篇

    百善篇 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 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 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 自古...

  • 百善篇、 百孝篇、 百忍篇,每天读一读,保持头脑清醒

    百善篇 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 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 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 自古...

  • 百善篇

    百善篇 百善篇 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 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 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

  • 百善篇、百孝篇、百忍篇(改编整理)

    百善篇天地重善善当先,一个善字天下安。善字传家善是宝,善家处世善路宽。积善之家有余庆,作善之人种福田。自古行善有善...

  • 什么是受道教认可的“善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道,是所有修行人都明确的路线。但善与恶如何区分,善恶之道如何定义,什么种类的善受保佑,修道弟子...

  • 04 php变量、常量

    1.区分大小写 php变量区分大小写,php常量也区分大小写,可以设置为不区分,不建议,而系统关键字不区分。 2....

  • 【琐事】善之为美,最暖人心

    历来善与恶的关系,善与恶的距离,善与恶的区分,就是人们讨论的命题,甚至上升为扑朔迷离的哲学命题。 古人一句“小善如...

  • 善字经

    善从心,心从善,善同于水,溶于万物而不争,甘落低洼泥土中,舍得自身而浑浊,故而以水为善,静心透彻而善良,乃万物...

  • “善”字随感

    “善”字,温和,安详,蕴含了太多的美好。 和善,善良,慈善,都是在道德层面; 完善的善,则有美好,圆满的意味; 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善”字,八对区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c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