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这篇日记,写一下自己在读书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烦恼。很多人知道读书会带来乐趣,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会得到一定的收获。但是,这个收获只是读书后的结果。而不是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磨难。
很多人聊读书,都是聊的读书带来的乐趣,如何如何好。我今天换个角度,谈谈我真实的感受。
我买了好多书,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学到经管,还有技能类的。这些书,有的是自己为了学习某项技能买的,有的是听了音频读书,觉得很吸引人,然后买了回来,还有就是跟风,跟粉买的。这些书买回来之后,除了技能类的书是看了又看,其他的,都是读的半旯嗑叽(东北话,形容东西只用了一半或者一半不到)。
书读完了,一定是或多或少,有受益的。但是,只有坚持读完,才有效果。读书读不进去,或者读书睡觉,其实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就是学没有致用。小学生学习,有的学习好,有的学习不好,归根结底,不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是养成了学习结果的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学习也分两种,一种是过程,一种是结果。有的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写作业,听课,很认真。但是考试就是没有好成绩。另外一种,是享受学习的结果,可能写作业,写的快,听课看上去不认真,但是就是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也都能清晰的把握。这个习惯就是放在了结果上面。把什么事情要做到有个好的结果,作为了自己的一个生活习惯。
在举一个生活的例子,搞卫生,我们常常都做,有的家庭天天打扫卫生,整理物品,可是房间一样凌乱,总是自己对自己说,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东西收拾不完呢?而有的人,打扫一边房间之后,这样的房间状态,可以保持一周以上,其实问题不是在人勤劳不勤劳,而在于自己能不能把这个打扫干净的房间作为一个结果,很好的保持住。就是结果为导向的习惯。
读书的烦恼其实就是来自于生活中运用的多少,以及是否把读书后的结果作为即将保持的习惯,还是只注意读书的过程。
我的烦恼,恰恰是来自于读书的过程,错误的以为过程好了,结果自然好,但是,这恰恰说明,如果你不以结果为导向去把握过程,那么你自然会烦恼于过程中,而找不到结果,进而使得读书没有乐趣。
把读书的乐趣寄托在过程,和模仿别人的过程,试图改变结果,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
首先要有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你为什么读书?是人云亦云,还是独树一帜?你能把读书当做一种什么感受,来改变你生活的哪些方面?并且你有没有去实践。
以上就是我简短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