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了《穷爸爸富爸爸》以后。
我也在思考,假如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是选择读书上学,而是吧上学读书的那笔钱存起来,投资理财。
假设每年学杂费一万块钱。
那么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
那么等到大学毕业时,没去读书的那个人,手上就已经有了19万的存款了。
这里还没算上利息或者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有人会说,读了书出来能够找个好工作啊。
我看未必,以学历确实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读书也上学又是不同概念了。
且不说现在大学生烂大街,许多大学生出来还不是在一线岗位工作?
甚至许多大学生出来以后,从事的都是非专业的职业,一切从零开始,大学生的优势又再哪里呢?
况且,如果上学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赚钱,为什么我们的教程不直接教大家如何投资理财呢?
我并不是在说读书上学没有,在学校里,我们收获知识和友谊。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地丰富我们自己的内心。
其实,不单只是我有这个疑惑。古人也也再发问:“读圣贤书所谓何事?”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学习而且优秀的人就去当官吧。
这是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我不知道。
有时候,我会在看完一本书以后,觉得心里很满足。
但有时候,我又会羡慕别人赚大钱。
正所谓:“君子爱财”嘛。孔夫子也不反对君子爱财。
有时候甚至会有点失落,自己读书却赚钱比那些不读书的人低。
也许我不应该用读书的多少还衡量一个人的赚钱能力的。
但心里就是有这样的嫉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