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认知 — 短视

作者: 有财之前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09:57 被阅读0次

       书中一个案例: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很多人用它来说明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

      这是稀缺的后果,导致了短视和无力规划未来,这又加剧了稀缺的状态。这种稀缺并非是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差异,而是进入了困局思维,正常的思维应该是转一圈向上升,而这里的稀缺是没有看到向上升的那个台阶。因为没钱,所以住得远;因为住得远,就会花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大多时间在路上,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的机会的时间减少了;而每月的房租和生活成本不得不让人去做更多工作,加更多班,兼职更多,这样会陷入更大的时间稀缺,原来的上升台阶变成了向下的旋涡,让人沦为工作机器。

       如果我们用第三视角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我们是在一个圆环上奔跑。在《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罗伯特清崎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现状,称之为“老鼠赛跑”,而生活成本越高的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力量和时间来改变现状,甚至再也无法跳出来。像一个陀螺无法决定方向,而且会不停的再原地转。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的规划未来了。也就没有了“余闲”,没有余闲就是稀缺带来的最后一种行为模式。

       举例:赶飞机要提前2小时,办理值机,取票,手续,安检,等候这样一个流程,如果时间不充足,可能会出现赶不上飞机的问题。而这提前的2个小时就是“余闲”。

      在创业前需要准备出2-3年的生活费作为备用金,需要准备6个月的常规支出,这就是“余闲”。余闲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消化和缓冲突发事件,而陷入稀缺的人不构筑“余闲”,会让人很难消化突发事件,没有余闲时犯错,后果会非常严重。

      这个现象会造成人的心理安全感严重缺失,在职场中的“温水煮青蛙”和“冷板凳”就是让人恐怖的事情,根据三份调查数据我们来看看现状:

一:前不久,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坐拥61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不过,与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的同时,中国有差不多5.6亿人,银行存款为零,也就是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人在银行中没有存款。

二:央行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增长近两成。今年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797.43亿元,是9年前的近10倍。《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18—34岁年轻人月储蓄平均为1339元

三: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20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66亿张,环比增长1.29%,受疫情影响的效果逐渐消散,规模增长有所提升。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8.59万亿元,环比增长3.8%;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76万亿元,环比增长3.54%。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2.43万元,授信使用率41.7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06.638亿元,环比增长6.13%,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较第二季度略有增长,由于这个统计时段包含了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爆发期间,从该数据并未大规模增长,也表明在后疫情期间,一方面银行加大对授信额度的管控,另一方面对债务催收的力度和坏账核销方面有所增加。

    这三份数据能看出90后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甚至有些人把信用卡能透支的钱也算作了资产,进行提前消费,这会让人陷入更大的稀缺之中。

      以上稀缺带来的四种行为模式展开了:借用、杂耍、短视和没有余闲,造成的影响是在心智层面展开的,在行为方面呈现的。

      问题已经发生了,我们发现了问题就成功了90%,剩下的10%是用解决办法来认真、严格贯彻,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改变当下的状态,这就是后面要分解的解决办法。我个人是非常感谢作者的,通过行为和意识把人从漩涡中抛离出来,只需要有觉醒和强大的自制力,结合现在的时间管理方法,避让能让我们脱离开来,从每日疲于奔命,变成稳定的追求美好生活。也感谢能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希望能给你也带来改变!

相关文章

  • 稀缺认知 — 短视

    书中一个案例: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很多人用它来说明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

  • 稀缺和管窥

    时间稀缺、金钱稀缺、心态稀缺?不论什么稀缺,都会导致走入“管窥”状态,引发短视、忽视未来。 增加余闲健身释放情绪、...

  • 打卡08 稀缺

    第五章 借用与短视 这本书说的是稀缺让我们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一章说的是稀缺会导致借用与短视。 稀缺会使人们专...

  • 《稀缺》读书笔记(5)

    第五章、借用与短视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会产生短视现象: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

  • 稀缺认知 — 杂耍

    我们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每次到玩火球,接火球的游戏的时候,我会心提到嗓子眼,总是担心哪一个会掉下来,万一接不住,...

  • 稀缺认知 — 借用

    昨天对“权衡思维”进行了展开,而且结合了自身的实例,在昨晚做今日计划的时候,立即把应该做的事情提上来,今天早上7...

  • 稀缺认知<一>

    今天原计划阅读完《稀缺》一书的前两章。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要放慢速度,去仔细体会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什么...

  • 原创|为何越来越少人讨论稀缺的价值了?

    [用最短的时间积累认知] 《为何越来越少人讨论稀缺的价值了?》--格格姐 最物以稀为贵,往往稀缺的都是最贵的,稀缺...

  • 稀缺5——借用和短视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当我们借...

  • Scarcity

    《稀缺》很值得认真阅读的一本书:稀缺、专注红利、带宽、管窥、权衡式思维、余闲、借用、短视、心理账户,这些很好的解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认知 — 短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e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