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辉 可当代艺术中心 当归
当归:是一味药材,也是一个态度。这部剧主要在探讨当归,当离这个年轻的梦想者闯入大城市后所面临的抉择。可是无数梦想者变成梦碎青年后又该何去何从,我们似乎无从得知。
剧本带有编剧的自传性质,在上海的首演收获了很多观众的泪水和掌声(据说在“北京故事”这个剧作系列里反响也最好)。在演后谈里也有大多数观众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共鸣和类似体验。说明取材于真实生活的艺术是可以切入时代感动观众的,作为现实剧让我们看到了编剧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时代脉搏的敏感。所有的演员都很动情,代入角色很深,在表演方面非常用心。
两条线——姥姥回老家和女主小鱼辞职回家共同推进。两种矛盾——城市发展(一线大都市和三线小城市;三线小城市和农村)和家庭矛盾交织。剧情上可以说比较紧凑,也比较煽情。
不过,作为一部现实剧,作为一部很煽情的现实剧,它是不是煽得太厉害了呢?是不是现实里少了些更深层的批判意味呢?看过剧后可以发现,这部剧讨论的议题涉及到了所处环境和人互相影响的主被动关系。是人最终被环境影响,还是人的自由选择(free willing)更加无坚不摧。演后谈中女主也讲了自己对结尾小鱼重回北京的看法:她最后其实还是迷茫的。可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逃避,她其实是逃避了现实,回到都市继续做北漂,继续找工作,继续找问题的答案,尽管她自己根本没有找到问题。她回避了存在于城市间和家庭里这些现实的问题,可是问题解决了吗,恐怕没有,甚至没有被看到,没有被演员看到,也没有被观众看到。
但是导演是看到了的,导演看到了编剧的自我沉溺和主要人物最后的大而化之,可是导演没有太多的干涉。所以全剧我最喜欢最后一幕“老中青”三代人在同一场景的隔空对话,在这里,两条线开始尝试对话和展示问题。但是还不够(不是指对话的长度不够)。
另一个稍显严肃的问题是提给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在演后谈环节导演自我表达时也有提到。可是很不幸这个问题被大多数观众浓稠的共鸣和被撩拨起来的自我感受所忽略了。那就是女主小鱼回去做北漂后会不会有可能被当作“低端入口”腾退。这个问题稍显禁忌,但是不可否认,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无数的个体(不是个体户)化身大机器的螺丝螺母拧在被需要的地方,在被动句结束后他们的命运将如何,是结婚需要拿出的70万首付,还是顶着家乡父老的期待眼神坐进花甲富豪的副驾驶,还是逼着自己玩转人际关系搞活办公室政治。当然这些问题不只是飞速的城市化发展这个单因素带来的,也有大踏步的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生活骤变的不适。
这个问题没有人问到,当国家快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城市欢迎无数的人来建设,来实现梦想的时候,无数个小鱼带着笑容拖着箱子来了;可是当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呢,或者说,他们已经不赶趟儿的时候(或者说跟不上发展进程?),我们该这么“处理”这些个小鱼呢?发展中的问题被下放到无数个小鱼这样的家庭进行自我消化吗。是否社会中的问题被一个一个家庭作为家庭中的痛苦艰难地自我消解而不自知,也未可知。
为什么德国人民会因为尼采、歌德记住魏玛这个小镇,为什么世界会因为博尔赫斯认识布宜诺斯艾利斯。小镇因为人而出名,还是个人全部把命运赌在北上广?这是独具小鱼特色的城市化的问题还是另有原因呢,也未可知。
此时海湾的海航公交车上有一对男女上车。若干年后,女子是否会想起,故乡那个羞涩的男孩送女孩到大巴上后,回身下车到车门口,退了下去又迈上来一步说:
我先走了,你……
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