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诚
【派别】文魁派
【导师】王玉印老师
【分舵】第二分舵 思维分舵
【舵主】吕柯姣
重读长辈这部书
“姥姥,你和姥爷今年去哪旅行呀?厦门怎么样?有浪漫而多情的鼓浪屿,或者上海呢?繁华时尚的大魔都,外套的夜景美得让人不想眨眼睛…”“我们去北京玩几天就行啦,北京那么大,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又去北京啊!每年都是北京,北京什么时候不能去啊,出门旅行还不去远一点的地方吗…”这样的对话是每年春秋时我和姥姥都要进行的。
我和妈妈经常会到外地进行短期的学习,对于这样的行为,姥姥和姥爷也并不十分赞同,总认为现在已经很好了,尤其是妈妈有稳定的工作,在他人看来很羡慕的公务员,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爱折腾的我怎么也不能理解姥姥姥爷的生活。安于现状,日复一日,在我看来这样的态度一点都不积极,似乎还有些“不求上进”。
一次午饭过后,姥姥和我聊起她年轻时的生活: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同岁,见证了中国的一步步崛起,同样也经历了黑白颠倒、不辨是非的文化大革命。初中学历,挨过饥荒,本该是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少时光,在那样的社会里兵荒马乱匆忙长大。
稍大些年纪,与姥爷相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剧情让他们相遇,也不知道那时的他们有没有书本中所描述“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那样的风花雪月,我只知道他们是幸福的。由于姥爷是一名警察,这样的工作要求姥爷随叫随到,经常会有三更半夜杀人放火的案件,一去就是一两天才回家,也会有逃犯跑到外地,那就是几天都不能回家了。在那个通讯工具并不发达的年代,姥爷这样危险性很高的工作,常会让姥姥十分担心,每次离家处理案件都心惊胆战,直到姥爷平安回来才会安心。这样的心惊胆战又是十几年。
皱纹慢慢爬上脸庞,女儿长大嫁人,姥爷也不用在一线那样劳累危险的工作,这时姥姥的生活才彻底安稳下来。
所以即使居住在安定的房子里,内心却颠沛流离了前半生的姥姥,非常满足于现在简单平静的安稳生活,没有冲动,也不去想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两个人平平静静的走完余生就好。
是呢,我想我现在读懂你了,姥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不是只有一种定义,满足于安稳现状的心态也要根据过往经历再来评判。
请这样平稳安静地继续幸福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