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2-04-10 15:19 被阅读0次

拍客

和朋友相聚,闲聊时朋友分享了一个在他们单位发生的令人喷饭的事情。如果是为了博得一乐的笑话,也无关大碍,关键是这个事情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学校领导在教学区巡察,刚从厕所出来衣服还没有整理好,一位老师抓住领导整理衣服的特写拍下照片,然后发到学校的教师群中,并配有“XXX领导在特殊时期还在陪伴老师和同学们”的文字说明。

单从画面效果而言,该老师的抓拍功本领不得不说技高一筹。虽然是静态的照片,但整理衣服的细节都呈现出一种动态效果;而从文字的解说看,“特殊时期,领导陪伴老师和同学们”,言外之意是特殊时期领导应加强保护,不应该与广大师生共处危险之中。在该老师的潜意识中可能认为领导要高于广大师生,不应该“冒着危险”与师生“奋战”在教学第一线。

听到这样的事情,着实让人捧腹了一段时间的同时,不由得不让人想起由美国产出,且风靡世界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呐喊。但是,静言思之,再回望生活的周遭,其实像这种类似的,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随处可见。因为司空见惯,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在现代科技手段利益多样而便捷的生存时空中,人们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推介因工具的多样快捷而由传统的小的受众变得日趋大众化。正是这种即时性、随意性的特点,普罗大众原本相对封闭的生活范围、有限的信息资源随之也就变得开放而丰富。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视野,也从一个方面诠释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意义。而在众多信息资源中,最能够挑动人们的视觉神经的当属各种各样的照片。不论是专业性的摄影家,还是业余的、不入流的拍客,撇开照片拍摄的艺术性不说,单就照片反映的社会生活而言,人们通过这些照片,不仅能够了解某时某地某领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还能够从拍摄的照片中品味出照片以外的东西。曾几何时,图说天下风靡一时;放眼当下,泛滥的照片多少从一个视角反映出一种世情生态、行业风气。

“别人说了,不一定做;我做了,不一定说。”很显然,按照现在的世情观来评判任老的行事做人的风格,它已经远远无法为社会公众所能接受的了,更不要说把它传承下去了。在倡导阳光“施政”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行动践行这样的理念:做什么事要留下痕迹,不是大而化之地处理,而要精确到某时某地某人。这样,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到时候有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正是有了这种来自高层的指示,为了把领导的意志落到实处,于是各行各业就涌现出大批的专业的,或业余的拍客。除了工作之外,只要有时间和机会,只要有领导出入的地方,他们都会不失时机地拿起手中的拍摄工具——手机,选好最佳的视角,手指轻轻一触,就会留下珍贵的瞬间,然后再配上生动形象的解说词,在第一时间上传到单位的公共资源平台上。这样做,一个方面让单位职工在第一时间了解单位的实时动态;一方面在提示别人自己除了工作时间在单位,非工作时间也留守在单位,用行动证明自己以单位为家;一方面在提醒同事,领导以身作则,全身心把自己奉献给单位,作为职工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诚然,从信息开放的角度看,这种以图文方式适时“播报”单位动态的方式,着实为员工了解单位各方面的情况拓宽了渠道。但是,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住一个度,应注意火候的把控。恰到好处,就可以把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如果过了头,就可能因为信息泛滥而引起观众的视听疲劳,甚至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这样,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引发一些负面的效应。在宣传媒介极大丰富的时代,信息的泛滥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现实。不论是来自官方,还是来自民间,进入公众视野的信息良莠不齐。毫无疑问,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大众的视听,这无形之中很容易使信息的受众产生信息恐惧症。从这个角度说,要让信息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滤镜”有时候还是必要的。就“滤镜”的本意而言,它是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处理。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信息的捕捉者和传送者不仅要有专业的精神,还要秉持公心。不可否认,就一个单位而言,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一些事情,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事关原则的大事。对于这些事情,如果不加甄别地都一股脑地散布到单位公共资源平台,有时候会出现真正重要的被无关紧要的给覆盖,而且还容易造成受众心理的抗拒感。既然是反映和记录单位运行的实时动态,不是要求做到事无巨细,而是要过滤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原本是稀松平常的分内之事,无须进行大肆宣传。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于繁复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遐想。

不错,对于单位员工而言,每个人都应该以主人公的姿态对待单位的事情。把单位视为第二个家,这是每个员工的应有之义。但是,是否关心关注单位的发展,不是以镜头的多少、信息的多寡加以衡量。不论是什么样性质的单位,脚踏实地做实事是每个员工应尽之责。做好分内之事,如果有余力再为单位的发展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如果只是为了“刷存在感”而荒废了自己的本业,长时间做这种舍本逐末的事情,即使能够得一时之利,从长远的自我发展的角度看,是极其不利的。喧嚣热闹是浮躁社会的代名词,安静沉寂才能真正让人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才能安安心心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信息反映生活、图片折射世情,在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拍客有时候很忙,适当地放缓疾行的步履,自己紧张的身心会得到纾解,也可以减轻信息给别人带来的疲劳感。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文章

  • 拍客

    Photography enthusiast

  • 拍客

  • 拍客

    拍客 和朋友相聚,闲聊时朋友分享了一个在他们单位发生的令人喷饭的事情。如果是为了博得一乐的笑话,也无关大碍,关键是...

  • 日常拍客

    爱好:摄影,也不是很有技巧,凭feel,欢迎大家点评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手机拍客

    记录2017年10月-12月

  • 投 稿 邮 箱 :wankanpaike@163.com

    拍客东营黄河晚刊投稿信箱

  • 我的拍客我的团

    这是一群喜欢用影像的方式做记录的拍客,集合在阳城融媒的旗下,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拍客团’’。 11月27日,拍...

  • 约拍第二发

    大学以后,渐渐着了摄影的魔。 给人当了几回客片模特,最近自个儿也开始拍客片了。 模特很美,却很少有人去拍,她似乎很...

  • 雪中花

    文/成良 绵雪压枝丫, 枝丫突红花。 红花招拍客, 拍客收册夹。 注:北京城11月29日,夜里下了一场雪,笔者,早...

  • 悦游云台山

    9月16日至17日,高平与众姐妹一行4人,在拍客陪同下,悦游了云台山景区。以下便是拍客记录的部分情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拍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mv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