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学跑到办公室找老板。
翰学:老板,我对地方这个设置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老板:你遇到什么问题?
翰学:首先我知道县在政区建制开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两千多年不变,直到今天。
老板:是的
翰学:我也知道历史上县的长官是可以按照人口数进行命名,比如在唐代以前,县人口达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县令,人口不足万户的县长官称县长。
老板:是的,我们游戏的参考数据也是人口数。
翰学:我明白,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我们讨论了,地方和中央是有矛盾的,这个也是有历史事件的,比如通唐朝开始,就出现了知县,到了宋朝,特别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吸取了前朝地方割据的经验和教训,想方设法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于是开始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采取地方官由中央派遣官员代理的方法,县令就没了实权,后来推出舞台,取而代之的就是知县。
老板:是的,“县令”是地方官员,而“知县”却是朝廷委派到地方的官员,从本质上说,这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翰学:那问题就来了,我们应该叫什么?怎么设置比较好?
老板:这是个问题,不能单从人口数量来命名县长官,你打算怎么解决?
翰学:老板,我就是不知道啊,所以才找您啊
老板:我找你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啊,不是找你给我提问题的。
翰学:………………
老板:一个县除了县长之外还有什么官职么?
翰学:有,知县的助手有协助管理县政的县丞,管理全县粮税、户籍的主簿,还有负责县里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县尉。这些都是县长官的助手。当然县下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而且历史不同叫法也有不同,大致是这样子。
老板:这么说县城里的人口随着人口增长,只需要增加更多的职位就好了。
翰学:是的,他和中央的官职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中央的管理机构随着人数可以称呼升级,县是地方底层结构,顶多几个县合成一个郡或者州,我们可以叫省,但是县是没变化的。
老板:那最大的区别就是是不是中央派的咯。这样吧,忠于朝廷的,自己安排的就叫知县,中立和敌人的都叫县令好了。
翰学:…………这么明显么?
老板:投降归顺投靠的县都叫做县令,他们权力比较大,换掉他们的县长官有可能引发叛乱,这样更有意思。
翰学:…………
老板:这样不行么?
翰学:可以可以。
翰学心想:你爱怎么样怎么样,能下班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