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次的总结。
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1、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
2、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3、体验重于知识,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会”。
4、活在当下,拼搏在当下这一刻,认真过好今天。紧紧把握自己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
5、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成为“自燃型”的人。
6、抓住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
我们应该具备把事情简单化、直接抓住事物本质的高层次眼光。
第三章 磨炼灵魂、提升心志
一、保持谦虚。
杰出的才能、由这才能创造的成果,属于我却不归我所有。才能和功劳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会谋利。就是说自己的才能用来为“公”是第一义,用来“私”是第二义。这就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所在。
二、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
领导者需同时具备三种素质,按重要性排序即: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三、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
领导者需具备的深沉厚重的人格,即:谦虚之心、内省之心、抑制自我的克己之心、坚持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炼的慈悲之心。
四、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五、随时准备说“谢谢”。
祸福如同交织的绳索——坏事好事交替发生,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因此,好也罢,坏也罢,晴天也好,阴天也好,一概怀抱感谢之心。
不仅幸运时,即使遭遇灾难,也要说声“谢谢”表示感谢。好歹现在自己还活着,上苍还让自己活得好好的,就冲这一点,也该感谢。
不管是晴是雨,都不忘感谢。
困难来了,那是成长的机会,应该感谢。好运降临,更是难得,当然也要感谢。
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只要具备感谢之心,就能品味满足的感觉。
只要实践这一条,就能提升自己的心志,走出开启幸运的第一步。
六、率直之心。
所谓“率直之心”,并不是别人要你向右转你就向右转,并不是盲目顺从,而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如实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不惜一切努力奋斗。
具备一对虚心要听他人意见的大耳朵,具备一双真诚审视自己的大眼睛,耳聪目明,充分发挥耳朵、眼睛的作用。
不管什么小事,只要开心,只要感激,就要率直地表达出来,不绕圈子,不装深沉。
另外,天天反省是为磨炼心志而不可须臾忘却的实践,但它也是“率直之心”的产物。每当意识到“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疏忽、失误”这一类过错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认真反省的机会,重念严格自律的紧箍咒。只有坚持天天反省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志。
无意中逞了威风,说了过头的话,回到家里,或在宾馆的房间里,我就会向神忏悔:“神啊,我刚才的态度错了,请您原谅我。”以率直之心,说出自省自戒的话语,告诫自己今后不再重犯。第二天再以谦虚的姿态重新开始,将“终生当学生”的信条铭刻于心。
七、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
佛教三毒,是使人痛苦不堪的“元凶”:
贪,欲望;
嗔,恼怒;
痴,嫉妒、憎恨、发泄不满。
当然,欲望和烦恼也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
抑制、控制“三毒”,具体做法上没有捷径,但只要将诚实、感谢、反省这一类“简单易行的修炼”持续实践就行。
另外,平时养成用理性判断事物的习惯也很重要。在“思考”这一过程中预设一个“理性的程序”,对于摆脱欲望而言极为重要。
八、劳动的喜悦是人世间最大的喜悦。
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克服艰辛后,达到目标时的成就感,世上没有哪种喜悦可以类比。
认真工作带来的果实,不只是成就感和充实感,它还起到修行的作用,磨练人格,奠定我们做人的基石。
认真投入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通过坐禅获得精神统一,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告诉我们,日常的劳动也是修行,只要全身心投入,也能进入开悟的境界。
所谓开悟,就是提升心性。磨炼心志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开悟。
九、开悟的方法就是要实行“六波罗蜜”。
佛教的“六波罗蜜”:
1、布施:心中充满关爱他人的善念
2、持戒:抑制贪心、嫉妒等欲望和烦恼
3、精进:无论做什么都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4、忍辱:不屈服于苦难,忍得住痛楚
5、禅定:不必打坐、冥想,在忙碌之中腾出片刻工夫,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直视自我,将动摇之心镇定下来,静心养性。
6、智慧:达到上述五项修炼,就可以接近主宅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即释迦所说的“智慧”。
未完待续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