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朋友上午发来一张聊天截图,问我这是什么玩法?
对方和他说是做短视频内容推广,朋友问如何收费。
对方说,走的是抽佣的模式,不成交没有任何费用。
如今内容是每个品牌方都特别感兴趣的方向,像我朋友在一家知名小家电品牌子类目做运营,品牌对很多费用卡得很死,ROI要求也比较高,唯独对内容版块比较放开,要求也较低。
说到内容,小红书无疑是如今最火爆的阵地,所以每个商家都想在上面做投放,希望能借此破圈、出圈,最终达到品效合一的效果。
对方接着说,主要就是根据咱们家产品制作短视频内容发布小红书、微博,还有自己的私域渠道、粉丝群推广咱们家产品,短视频内容都是我们这边来免费制作。
我相信朋友已经被勾起了兴趣,只是好奇对方免费拍视频这个成本如何算。
于是到这他就截了图给我,我说,他需要寄样吗?你问下抽佣是咋个抽法,如何落地抽佣。如果他说要走团长链接,那你懂的,就是用这个噱头报淘客。
不一会他又截了一张图给我,我没看到他如何问的,只看到对方说的。
佣金的话一般是10-20%,这个是根据咱们家店铺计划来的,具体还是要看哪些产品,毕竟咱们利润也是不同的,我这边根据渠道选了几款产品,您看这几款可以安排吗?(对方截了一张他们店铺的产品图)
我告诉朋友,你可以随便说个佣金比例,问他如何结算,也有可能就是你开了佣金即可,他通过抓取链接去发布视频成交,但小红书现在还能挂淘宝链接吗?
没过多久,他发来信息说,需要通过淘客结算,佣金+服务费。
我说,套路真深。
回头想想又一阵难过,说明我们这行太卷,需要各种噱头去吸引商家合作,说不好有些商家真的决定试试。当然不排除他们会拍短视频,只是短视频的浏览量和转化就不好说了,通过淘客端多少还能蹭一点品牌的流量,否则亏到家。
我对朋友说,说明做我们这个不容易,得用各种方式去对接商家。
他没回复,估计忙去了。因为单纯报淘客他们是不报的,原因在于利润点太低,又是代运营,费用卡得很死,不然淘客多少有些流量,要报早就报了。
我在这个行业很久,有一些内幕不太好说,否则变成自己砸自己饭碗。有一点我觉得可以说下,就是蹭流量的问题,同行的应该懂的都懂,肯定会蹭到,越大的店蹭的越多。看起来这是个巨大的漏洞,问题是为何淘宝联盟还能容忍这种漏洞发生?
淘客团长是淘宝联盟(以下简称官方)的一款产品,里面涉及的东西他们肯定一清二楚,为何还能容忍呢?
以我个人的理解,这个“漏洞”恰恰是官方的天才发明,尤其如今电商平台如此卷的情况下,大家对流量都很饥渴。原因有二:
1、官方不可能去统一联系商家开佣金开优惠券,即便统一联系也会效率很低,配合度不高。他们也是一样,花更多的心思在KA客户身上。
2、所谓无利不起早,平台再大,人家跟着你不赚钱都是白搭。给团长有一定的漏洞(蹭流量),团长才会更有动力去谈商家,让他们开设佣金服务费。而且佣金服务费每笔支出官方还能收到10%技术服务费,而且这笔费用是结算才有,意味着商家开了计划也得有成交才会产生支出。
商家只要开了佣服,或者加了优惠券,意味着让利,有小部分消费者就会通过社群或我们这样的APP购买,就会省一点钱。这也是我们看到一些撸羊毛群、优惠券群存在的原因。
官方搭建了平台,营销费用是商家出,淘客是生态里谈商家的个人或公司,只要有交易可以说是四方共赢。商家获得了销量,团长获得了服务费,平台收到了技术服务费,用户淘客获得了佣金,消费者还省了一点钱。(当然这段我只是粗略的介绍,毕竟关于淘客要真正说起来细节很多,还分为用户淘客和招商淘客,类似的APP还有代理模式等)
如今消费者能买东西的地方太多,除了淘宝、京东,这几年的拼多多和抖音也快速崛起,还有很多私域社交电商平台更是数不胜数。官方用漏洞才能留存住更多的团长,团长其实是官方的商家BD,还是不用发工资那种,如果直接关闭漏洞,团长就只有干别的事去了。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京东和唯品会已经学习了类似的模式并已经使用,但拼多多没有,或许是真的不缺流量,抖音目前也没,或许和他现在的电商模式有关。
也正是漏洞有利可图,又依托于大平台,所以愈发竞争激烈,这两年卷到飞起,行业乱象丛生,只是官方有没有动力下场重新梳理,或许也是犹豫不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