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我们60、70后一代,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有一大批生活在农村的60、70后通过考学、当兵或是其它途径留在了城市,从此与父母便分居两地。
这一代人,大都兄弟姐妹较多,但家中能够走出农村的留在城市的只有一人或几人。在父母身体都健康的时候,大都感觉不到在养老问题上的困难,但等到父母身体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都存在着如何养老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e75ab95dc9ee3165.jpg)
兄弟姐妹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子孙,所以在对待共同的父母养老问题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现实矛盾。一是各家庭条件不一样,有富的有穷的,有的姐妹还要面对公婆的养老和照看孙子的任务,二是各兄弟姐妹之间分居各地,与父母不在一起,谁都无法完成长时间独自照看父母的任务。三是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会因谁付出多谁付出少而闹矛盾。
身在城市的相对条件好一点,有心想多付出一点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致使孝顺有时无能为力变成现实。
老李,是我的同批战友,老家陕西,18岁当兵入伍后考入军校,毕业后在部队驻地找了对象,便留在了驻地(河北廊坊)。自主择业的老李几年前患脑溢血差点没了性命,抢救及时且康复效果比较好,基本上没有留下后遗症。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83355/568ffbf193dc8f9a.png)
老李兄妹三人。他是老大,身后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均在农村老家。妹妹成家后一直过得并不富裕,无力赡养母亲。弟弟好吃懒做,光棍一条。老李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但能够自理。
老李看到年迈的母亲在家无人照顾,就想接母亲到家里由他赡养。母亲来了半年,老李的媳妇就有意见了,不但跟老李闹矛盾还跟母亲摔脸子,就连孩子都有意见。毕竟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个人卫生会差一点,生长在城市的爱人和孩子是无法忍受的。
无奈何,为了家庭和睦,老李便把母亲送回了老家并告诉弟弟:“你把母亲照顾好,我每月给你打钱。”
令老李没想到的是,他前脚刚走,弟弟就把母亲送进了养老院。老李知道了虽然生气但也不便发作,只好让弟弟常去看看母亲,而且每月的费用会定时汇过来。
半年之后,老李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不已,既后悔又无奈。令老李寒心的是他弟弟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之后一次都没去看望过,这更增加了老李的伤感。但事已至此,老李无话可说,只有伤心流泪。
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去说别人,就连兄弟姐妹之间你也没有资格去评说。养老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既是一个家庭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面临被别人养的时候,所以,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重复着,但它好像永远走不出我们的认知,始终在矛盾中结束又在矛盾中前进。
我只能说:“孝顺有时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