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
这样的台词往往会引出电视剧里坏人最终的结局,人们把坏人围起来,那些被欺辱,被践踏的眼神之中冒出无尽的怒火,人们一拥而上,叫嚷声此起彼伏,分不清愤怒还是惨叫,剧情便会在此刻带着悬念落下帷幕。
所谓悬念,并不是坏人是否受到了惩处,而是这个惩处的结果究竟让坏人失去了什么,因此这样的结局,无论如何都是大快人心的。
现实总是在讽刺人们对生活的认知,比如我们总是觉得,大快人心这四个字,是形容恶有恶报的结果。
但现实之中,善有恶报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常态,而大快人心这个说法,也成为了得利者们的“礼品”。
说起来很有意思,在学生时代,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总是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思想,就是要踏实做人,老实做事。
其实这种思想在“理想状态”下是没错的,但我们所处的世道,恰恰是一种不理想甚至是极其不理想的状态。
不理想的状态,就意味着踏实做人会被利用,老实做事会被掠夺成果。
理想中的善因,导致了现实的恶果。
不仅如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正在讽刺人们的善良,或者说这种善良本身所遭遇的种种打击种种打压,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一个问题的存在:
这样的活法,真的对吗?
人们在对错之间的理解越来越现实,以前人们说对,要从道德层面,从素质层面,从价值观从格局层面,抽丝剥茧一般的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谨慎的结论,并认真守护这个结论,让这个结论成为人生的明灯。
现在呢?
现在说对,就是能吃到肉了,能吃到甜头了。
现在说错,就是被社会毒打了,就是被人欺负了。
吃到肉了,代价是什么,不管;吃到甜头了,这个甜头是不是牵扯他人的利益,也不管。
吃,就得多吃,就得不管不顾的吃,吃的时候,就得把对错放在一边,把那些个“干扰”的东西放在一边,大口大口的吃,吃得满嘴流油,吃得肚圆才肯罢休。
至于被毒打这件事,也不必去考虑什么黑的白的,什么是是非非,该躲的躲开,该走的赶紧走。
这就导致很多问题的解决,很多矛盾的处理变得非常直接,非常势利,非常明确,而这些变化的代价,就是要迈过底线,跨过道德的约束,推开固守本心的条条框框。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们得利的,吃肉的空间却越来越少,于是乎他们瞄准了那些老实人,那些踏踏实实生活的人,
当双方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谁没道德,谁就更容易掠夺对方的资源,谁没素质,谁就能不计后果的去伤害对方,最终在这场“人间烟火便是硝烟”的战斗中,
善良成了累赘,卑鄙成了武器,
痛苦折磨着真诚的人,伤口在人们做人的底线上,
划上一道又一道的暗红印记。
有些债,总要算总账的。
只不过现实的债,不会像电影里那般爆发出来。
现实的债怎么算账呢?一点一点算。
比如,不想被欺负的人,一点一点离开了欺负他们的地方。
比如,不甘心被利用的人,一点一点切断了拴着他们人生的条条框框。
比如,被逼清醒的人,一点一点舍弃了“曾经糊涂的代价”。
这笔债,算的不会很快,但是当人们真正想要算清楚的时候,
欠下的东西,
就一定要还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