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这部剧我追了几集,很现实,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共鸣,很多场景都是我高中时代的真实写照。
陶虹饰演的宋倩,是英子的妈妈,在孩子高三这一阶段,几乎是全身心投入,搬到了学区房里,放弃了高薪的工作,甚至比孩子还要紧张。可是,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孩子的她,并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爱。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想从母亲的臂弯下逃离。
剧情的最后,宋倩反思了自己的做法,并做出了改进,会去尊重英子的决定,去倾听孩子的一些想法,才有了最后完美的结局。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很多的家长都能够做到适可而止,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就好像放飞的小鸟,非常的开心自在。
你管的太多
居住在我家隔壁的发小,初中成绩不错。如果按照正常水平发挥,考上省重点示范高中应该没问题。在初二的时候,她妈妈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硬是拖关系找人将发小换了一个学校。并且辞了工作,在县城租房子陪读。
发小从小比较叛逆,不太能接受说教式的教育。恰恰他母亲就特别喜欢唠叨,成天在他耳边说:"你要好好学习,为妈妈争口气,不能丢人。要考上好的高中,不然我的辛苦就白费了!"这些话,听一遍还可以,两遍三遍之后,发小就有点心烦了。为了逃离母亲的掌握,他经常放学不回家,和一些经常在网吧打游戏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
一个月,两个月之后,他的成绩直线下降,最后连市重点高中都没考上。她的妈妈也因为不好意思面对其他人,在他高中阶段就出去工作了。
对自己负责
与发小相比,我的学生时代好像要快乐一点。父母对于学习这件事,遵循的教育方式是:以孩子自己为主,他们认为我们都大了,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父母天天逼着你,告诉你该去学习了。
上学的时候,开明的父母确实是很多同学羡慕的对象。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还缺点什么。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自制力不够,父母又不施压的话,主动性和上进心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那么高了。
所以,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控好中间的度。既不能管的太多,也不能撒手不管。把父母当朋友,把孩子当姐妹,也会是一种不错的相处之道,大家可以去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