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中华的乐章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无比美好又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因为,我有幸聆听了从小学到高中三个学段老师的诗词讲解,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颗颗璀璨珍珠,耀眼夺目。那么,作为我们教师,该如何带着孩子去读诗,去感受诗词的魅力,让圣洁芬芳的中华文化润泽每一个可爱纯洁的灵魂呢?
第一,诗、词、歌、赋,自然重在吟诵,所以读好它,首先必须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诗词的韵味和节奏,读出它们或酣畅淋漓或沉郁悠长的艺术风味。
其次,读诗要读出写作者的现场感。我们知道,诗词歌赋的创作,距离我们今天有时空的隔阂,我们必须穿越历史的浩瀚沧桑,去见证古人的悲喜情长,领悟他们的思想智趣。所以,理解诗意,还原现场尤为重要。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去反复推敲、咀嚼和吟咏。那里,都有一段饱含诗作者悲欢离合的经历,一段足以让后人唏嘘慨叹的动人故事。
再次,读诗最终要读进诗人的内心,触摸诗人灵魂的温度。当我们把自己也置身往昔,和诗人同呼吸共命运时,诗人那时那地的言行举止或许才会为我们所理解。当然,时隔百年、千年,时过境迁,或许,他们彼时很多的做法和想法不为我们今人所接纳。我想,或许这正是诗作者映射到历史长空的身影。
斯人已去,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笔下,跨越历史,我们看到了中华历史烟云中王朝政权的盛世和没亡,看到了繁华和衰败。或许,这,才称其为历史。它像一曲乐章,抑扬顿挫才是它应有的腔调。
最后,读诗,我们还要用今人的目光去观照和审视。眺望历史,凝视现实。这,也是我们读诗读史的价值意义所在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复返,新的时代,我们自然要仰望历史的苍穹,回望已逝的往昔,踏好当下每一个真实的所在,为明天书写我们今天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