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瓶里有故事,如需转载请联系该公众号,谢谢。
01
黎娅进院子时悄声没息,即便这样,屋里的父亲还是马上发现了。
父亲放下茶缸,咳嗽一声:“你女子回来了。”这个“你”是对老伴说的。
黎娅的妈,看看越走越近的女儿,叹了口气,放下活计,起身帮女儿撩帘子。
和父亲打过招呼,母女俩前后脚进了厨房。
几步路的距离,母亲一直悄悄窥探着女儿的神色,见她脸上平平,不发一语,忍不住问:“大妮子回来了你知道不?”
黎娅“嗯”了一声。于是,母亲知道她和老伴的猜测没错,看样子,女儿不止知道大妮子回来了,还知道大妮子一回来就和刘文彬联系上了呢。
“唉——让人说什么好!”母亲的眼圈在女儿看不见的地方瞬间红了,“早知道我和你爸拼命也得拦住不让你和他领证,现在——你看——”母亲说不下去了。
因为她发现,女儿的眼圈,也有些红。
父母口中的大妮子是个女人,一个精明强干还漂亮傲气的女人,还和黎娅相当熟识。
她是黎娅的表姐,她三姨的闺女。
刘文彬是个男人,和黎娅是夫妻关系,但当年,他是大妮子的相亲对象、追求者之一。
黎娅是在大妮子和刘文彬相亲时认识的刘文彬。
大妮子见了刘文彬的照片就说没感觉,她妈碍着介绍人关系硬不好推托,非让大妮子去应付一下,大妮子脑子一转,叫上了比她小一岁,同样待嫁闺中的黎娅。
刘文彬早见过大妮子,对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这场相亲就是他请人特意安排的。
相亲时,从头至尾,刘文彬的眼睛粘在大妮子脸上,除了为活跃气氛偶尔和黎娅说几个字外,俩人几乎没说过一句整话。
回来的路上,大妮子一个劲在黎娅面前说她和刘文彬没可能,还多次问黎娅“你觉得这人怎么样”,鬼使神差,黎娅说“我觉得还行。”
闲话传来传去,传来传去,三姨亲自登门,告诉黎娅的父母,你女子看上刘文彬了!刘文彬人不错,家庭条件也可以,要不,处处?
02
大妮子态度坚决,刘文彬灰心丧气。年青人的热血不容易冷却,大妮子不接他电话,隔三差五,他找黎娅打听消息。
大妮子和同学去上海时,黎娅和刘文彬已经比较熟。
大妮子走后十个月,在双方父母的默许下,俩人订婚。
大妮子有雄心壮志,出外几年鲜少回来,或许是为了避嫌,黎娅和刘文彬婚礼她也没露面,只让三姨捎了份厚礼。
之后是四平八稳的婚姻生活。之后孩子出生,日子还是四平八稳。
在这个十八线小城,没有小说和电视剧里那些惊涛波澜,人们隔几个人就是拐弯抹角的关系,往上数几辈,可能还是同宗,所以,民风纯朴,日子踏实,狗血的事少有。
看着刘文彬实心实意和黎娅过日子,父母当时千百个不愿意的心慢慢缓和了。
当初,他们怕人说闲话,说你姑娘鼻不差眼不差脑子不差,为啥捡别人不要的拾,很是反对过一阵,既然大妮子在上海成家不会回来,小俩口的日子又平稳,过去的事,渐渐无人提及。
心刚放下没几年,没想到,在上海享受“荣华富贵”的大妮子,竟突然“荣归故里”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03
大妮子嫁了个南方人,男人在上海工作,家里资助在上海买了房。
没孩子时,大妮子和男人两个人在上海过小日子,大妮子说了算,畅快恣意;孩子出生后,公婆来帮忙,慢慢有了矛盾。
男人家三代单传,在老家有些薄产,公婆心心念念要个孙子,大妮子也有此意,但XX和XY怎么组合的事,谁也没本事伸手指挥,第二胎,大妮子又生了个女孩,公婆愈发不满。
大妮子性格要强,每次相争,寸步不让,男人当夹心饼干,两头冒烟。
公婆存心拿捏,甩下孩子回了老家,一时间,生活、工作、感情,乱成一团。
这当中,大妮子肯定冒火,肯定唠叨男人,甚至出言不逊,想必夫妻争执时,对千里之外的公婆评论也不好听。
大多数夫妻出问题的时期,他们也不出意外的,出了问题。
巧在这时,大妮子和公司一个领导因为工作出现矛盾,她早看不惯那人,借抓住那人给自己穿小鞋狠狠吵了一架,潇洒辞职。
经济压力全倒向男人,再软弱的男人长期受压迫也有小脾气,大妮子恨公婆,怨丈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扔下孩子,回了老家。她要看看,最后谁认输。
带着怨气和怒气回来的女人,那“风采”可不一般。
这些年,老家建房子,弟弟娶媳妇,大妮子经济上赞助不少,有足够的底气在家里指手划脚。
她说弟媳办的辅导班是小打小闹,拿出存款非要帮着把摊子铺大。
弟弟拉着她到处看店面时,遇上了刘文彬。
04
男人,对自己的第一个心仪对象,总与其他女人不同。
刘文彬见到大妮子,知道她的困难,有心在她面前秀一把,展示展示自己的能力,掺合进去非要帮忙。
磕睡碰上枕头,可不就搅一起了么。
母亲提点黎娅,让把刘文彬看紧点,黎娅却淡淡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她对闺蜜说,男人的腿,是绑不住的,男人的心,也是拉不住的。
“那你打算咋办?难道眼睁睁看他们同进同出?”
“且看吧。刘文彬呀,有他自己回来的一天。”黎娅高深莫测的样子,让闺蜜不由替她担心。
周末,黎娅收拾礼物,准备带孩子回去看公婆,刘文彬一反常态,在屋里追着孩子玩。
“诶?你今天咋没出去。大妮子的店面定好了?”黎娅手下不停。
大妮子和黎娅见过面,还给孩子带了最时尚的玩具和新衣。这些事情上,大妮子不会让人挑理。
没先和黎娅见面的事也被她圆过去了,说是和男人吵架回来,觉得丢脸,不好意思见黎娅,“不是还有刘文彬那回事么,我怕你多心。”
话大大方方说出来,别人反倒不好意思介意了。
之后,对刘文彬热情地帮大妮子找铺面,黎娅就没拦过。
刘文彬把孩子逮住,亲亲抱抱举高高,间隙回一句:“哪那么容易啊!”他把孩子放下来,回头问黎娅:“哎老婆,我说,你家大妮子以前就这样吗?”
“她怎么了?”
“可太太太难说话了。”这5天,跑前跑后,发动人脉,父母的关系都动用了,帮她找了不下十个地方,在他看来,都是不错的地段,可看一个,她不满意;再看一个,还是不满意。
“挑的毛病都是些鸡毛蒜皮,让人笑话呢。唉!我算是让她把人得罪光了。”
黎娅听说了,公公婆婆前几天狠狠训了刘文彬几次,让他少在外面丢人。
“她就是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打早就那样,眼头高,一般的看不上。你有多大能力就尽多大能力呗。”
刘文彬苦笑摇头。
05
店面好不容易有了眉目,关于办学方式和内容,大妮子和弟媳妇又产生了争议。
“咱这是十八线小城,你姐非要按大上海的标准复制,咋可能呢?”弟媳对男人发火,关着门开着窗子,声音不高不低,正好让外面的公婆听见。
“办学校是那么简单的事吗?加盟费二十万,一人一半,以后主事谁说了算?就开个火锅店,口味还得照顾本地人,且得改改呢?何况这么大个学校!诶我说,你姐真不打算回上海了?俩娃就这么丢给姐夫,这妈当的,心也够狠呐——”
屋里的男人,屋外的父母,听着都不是滋味,却反驳不了什么,人家说的是实话。
弟弟丈母娘上门,说是给外孙送吃的,其实是听了女儿传的消息,特意过来给女儿撑腰。
大妮子再这么搞,女儿在婆家就没一点话语权了,亲家老俩口也糊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可以回娘家,但不是这么个回法。
亲家母厉害,三句话不离“为你们好”。
“好我的亲家呢,不是我多嘴,这夫妻啊,还是得在一疙瘩的好,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合’,咱这年龄,谁不是从那过来的。
这俩口子啊,千万不能分开时间长了,咱妮子回来也有半个月了吧,你们就不怕那边女婿心凉,女婿要是心凉了,再想捂热,可就难了——
亲家,退一万步说,不为妮子着想,也得想想你这俩乖外孙女吧。啧啧啧,多心疼的娃娃,可怜没亲妈在身边——”
丈母娘手里拿着俩孩子的照片不停口,说得妮子父母心里猫抓一样,又难受又堵。
听声知意,谁也不是傻子。送了亲家出门,老俩口合计了半晚上,第二天,收拾行装,要陪女儿回上海。
“办什么学校!这事你就甭管了,想咋办,该咋办,让你兄弟和你弟媳妇商量去!你也不用出钱,他们出钱他们承担责任他们说了算,你个出门的闺女少掺合。
走,我跟你妈陪你回去,你公婆要是不帮你看孩子,我和你妈帮你带两年,走得开了我们再回来。老小,我们去帮你姐带孩子,你们想得通吧?”
弟媳妇一使眼色,弟弟连声答道:“想得通想得通。是该帮帮我姐。”
大妮子被父母强押回城,一河水都恢复了平静。
06
没有人比黎娅更了解大妮子。她亲生父母也不如她了解得深。
她从小和大妮子一个学校,年龄相仿,关系亲近,常钻一个被窝。
初中开始,大妮子就对她说,她不喜欢这地方,她以后要到大城市去,要闯事业,要找好对象,寻常凡夫俗子入不了她的法眼。
对追自己的异性,大妮子每个都言辞犀利地评论过,按她的标准,刘文彬,压根没戏。
几年前的刘文彬尚且年轻,都没戏,何况现在的刘文彬,大妮子说过,她看见男人的大肚子就烦。所以,至始自终,黎娅没真正担心过因为大妮子的回来,她和刘文彬的婚姻会受影响。
黎娅是个务实的人,她知足,她比刘文彬和父母们看得都清楚,她清楚却不说出口,她就是等现实教刘文彬学个乖。
男人嘛,都犟,好面子,有点像弹簧,你越说他越反抗,以为你阻挡他天大的幸福呢!让他自己折腾吧,现实会告诉他,他做的都是无用功。
大妮子走时和走后,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没给刘文彬打和发,还是黎娅告诉刘文彬,大妮子回上海了。
看着刘文彬小有失落的样子,黎娅在心里微嘁,她知道,这次的风波是过去了。
或许以后,她的生活中还会有其他风波,但她相信,只要有心,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毕竟,这世上的人,她身边的人,并不是每个都极端、都自私自利,为追求一己私欲,不择手段。
当然,这件事也提醒了她,婚姻生活中,不能只在围城里一味防守,把安全线建立在别人身上短期有效,偶尔有效,未必永远有效。
最合理的,是既要会防守,又要学会适当进攻。
进可攻,退可守,才是守护婚姻、守护感情、守护家庭的完美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