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心力》这本书自由写作式阅读的第4天,阅读了第二章的最后两节内容,在看到「提升认知力需要的四大思维框架」部分,我的发散式思维没收住,今天的字数有点超标,近2500字,请笑纳,哈哈哈哈~
01 提升认知力需要的四大思维框架
作者吴世春说:
“要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力,除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还要从思维上有所转变,特别是要构建以下四大思维框架。对创业者而言,尤其如此。”
从这个图中就能直观地看到作者的意图,他把提高认知力需要的四大思维合到了一起,而且彼此间,也有上下承接、螺旋上升的关系。
@终局思维
要能思考一件事情的终局是什么,以终为始,才能反推为了赢得竞争,当下应当如何布局、以什么节奏进行。
具体来讲,终局思维就是逆向思考,从当下推演到未来,然后站到未来看现在,其核心就是以终为始。
@第一性原理
要抽丝剥茧地找到一件事情最本质的因素,始终把这个本质因素放在第一位去处理问题。找到第一性原理,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破局点,如果所有信息都关注,就不能看到深层原因。
@增量思维
要以“做大蛋糕一起分”的增量思维去吸引人才、资本和各种要素。
要有合作格局,对创业者而言,与谁同行远比目的地更重要。只有拥有一群愿意与你同行的小伙伴,才有机会获得在黑暗中前进的勇气。
@模型思维
要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事情才可以复制,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
好了,书上关于这4个思维模式的解读精华,我抄完了,但是:
一开始阅读到这4大思维框架的时候,我其实没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没有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把这4个思维拼到一起,作为“提升认知力”的核心思维框架。
于是,我在这里停留了一下,尝试代入自己的实践经验,去感受这四个思维模型,给认知提升带来的具体意义。
(因为只有我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我才能通俗易懂说明白嘛~)
02 我对思维框架的关系梳理
以下纯粹是我个人阅读后的冥想发散的内容,请谨慎食用~
- 有依据:「终局思维」是格局规划 -
终局思维,既然坐在了老大的位置,它就势必要开辟出来一个指挥中心:
做几个五年规划,小旗子在沙盘上一插,大手一挥,去做吧!
所以,第一项放的是终局思维,我认为,它强调的“规划”,凭借的是“格局”,权衡的是“结果”。
如果没有“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格局和规划眼界,这个指挥中心打出来的江山,一定也是秦二世这样的短命鬼。
想起来某一天坐在窝窝头的小电驴后面,我忽然感叹说:为什么中国的五年规划可以完成得这么好?
第一年做的计划,在第五年都能做出结果,至少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能有那么多可视化的成果可以拿出手的。
可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会开好几天的会议,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想法、意见、群众的期待,会展望一下,五年之后,我们想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比现在更好的国家。
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沙盘上的小旗子一插、五年规划一写、军令状一下,大有一种:“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架势。
先有了终局思维,才会有那支破云射出的飞箭。
- 有路径:「第一性原理」是核心方法 -
想通了终局思维的老大位置,我对后面的几个就有了更顺畅、更发散的想法。
你看,五年规划已经有了,作为要实现的目标,接下来需要把规划落到行动上,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呢?
一定是要先规划好行动路径,再去实施,这是最科学的。
我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要去做决策的时候,经常会选择困难症:好像这个也行,那个也行哎,那具体要选哪个呢?
它们可能都是正确的选项。
我甚至想到,宇宙中心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答疑库”,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个答疑库里找到答案。
我们学的工具、方法,都是打开这个库的钥匙,钥匙可能长得不一样,但是开门原理是相通的。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开门原理,就很有可能不知道我们手里有钥匙,或者知道自己有钥匙,不知道怎么开。
得先去理解开门的原理,才能知道钥匙可能长啥样、藏在哪里、路怎么走、锁怎么开。
第一性原理,就是要在寻找钥匙前,先找到那个核心原理,了解玩法逻辑,才能比其他人更快开门。
这让我想到了《登录圆鱼洲》,它是一部以博弈论为设计核心的真人秀综艺节目。
会玩的李诞、白敬亭在听到游戏规则之后,他们能很快从规则中反应过来,想到:“那我只要把......资源提前拿到,不就能赢了么?”
他们就能很快把控住“第一性”的优势。
不会玩的张子贤,就会跟着规则盲目跟团,让找道具就找道具、让抱团就抱团,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的先发优势是怎么丢的。
好在他善良、老实,对其他人很好,所以李诞和白敬亭愿意带他玩。
他跟杨超越同学一样,既然自己玩不明白,那我要么嘴甜、要么心善,只要抱住大佬的一条大腿,至少不会是最后一名。
- 有团队:「增量思维」是共赢合作 -
我在做「金钱关系」OH卡探索的时候,也获得这一条启发,如果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可以通过下方图片直达哦~
知道第一性原理的人,势必会占领一部分优势高地,如果资源是有限的,势必就会动了其他人的蛋糕,我很抗拒接受这样的冲突。
但是,如果是抱着“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的思路来开展,拥有第一性原理的人,就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很多人对钥匙其实并不感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开门这个结果。
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结果,就会出现抱团找线索的现象出现,就会出现博弈。抱团就是要彼此协助找钥匙去开门,大家资源互补、信息互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非得找我不可?这是在这场博弈中,能让自己享受到独特资源优势的最重要问题。
第一性原理占据了第二个位置,是因为它能在实现增量中,为我们争取更大的谈判权益,成为那个“非我不可”的理由。
它意味着我们手里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资源。
而增量思维,跟在第一性原理的后面,可以将这个团队资产,在博弈合作中实现最大化收益。
- 有规模:「模型思维」是复利增长 -
在我的这套理解思路中,我觉得走到增量思维这一步,其实就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了,而处在最后一个位置的“模型思维”,就是将这一次的博弈合作,变成批量化运营。
我自己会玩了,我还能把这个玩法整理成一套人人可理解的说明书,让每个人都能玩一玩这个找钥匙开门的游戏。
这套人人可理解的说明书,就是“模型思维”,它不能太难。
越简单越能体现出认知力的强度。
模型思维就是知识萃取的过程,把隐形知识变成显性知识,有很大复利价值,而且利己利人。
当别人在这套模型里学习、起家的时候,你已经进入下一个新的游戏关卡了,又从“终局思维”开始,不断循环上升、不断迭代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