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谈自律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对自律的感受,强调自律分阶段,且有陷阱。如果只追求每天自律地完成一件事而不思考、不面对生活的真实,那这种自律只是日 复一日 的、盲目的重复劳动,不会有太多收获,只有边思考、边修正、边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跨上自律的第二个台阶,并不断上新台阶。
文中很多地方有重复,好歹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还是有些积极价值。正如文中所说,自律是船,帮我们渡过人生这条河流;自律是浆,帮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驾驭好自律就能帮我们滑向人生自在的彼岸。
11月3日 美人爱英雄1
这是读写营第5期第3课的作业,完成一个800字的古风文片段描写,要求用一些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听课后才知道,古风文注重修辞手法、语言、服饰等的搭配,还有相关场景描写都需要符合古风的环境。其中语言表达也在文白之间,这个度很难拿捏。
那时我对古风文中比喻、隐喻、对仗这些修辞手法没有什么概念,用白话仿写霸王和虞姬的故事,主要描绘了姬和霸王相见的一个场面,人物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模仿,只是相似而已,场景还算生动。
纸席老师的评价是行文流畅,成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比较细腻,然后提出了文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我觉得参加读写营挺长见识,我虽然写了几篇短篇小说,但对于很多文学基本常识不懂,希望通过参加课程、多写多研究弥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
11月4日 《小夜子的秘密》读后感
这本书原本是给孩子的读物,我读完后很受震动。
首先,这个故事很温暖。讲述了小夜子在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另一个自我,完成自我的救赎的故事。书中两个小姑娘之间的态度一直在改变,从相互敌对到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救赎,他们的友情非常动人。
第二,人物视角很新奇。两个主角都是用第一人称来讲故事,将小姑娘们的内心活动表达得非常亲切感人,这种模式我第一次见到。
第三,专业知识的表达方式讨喜。黑猫和小夜子的互动实际上都是小夜子的内心活动,黑猫的陪伴、消失和重新出现就是她自我的成长过程,应该有心理学的科学依据,能以这样的故事线呈现出来,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
自我保护和自我成长这些心理学知识作为一条暗线分散在整个故事中间,不但不生硬,反而充满悬疑,这种讲述方式很成功,值得借鉴,对我有所启发。如果想表达一个主题或者一个理念,不能直愣愣地讲述出来,可以把它散布在整个故事里,一点点揭露给读者,让读者产生继续探寻的兴趣。
11月5日 秋雨
这篇散文描述了秋雨的场景,这个场景让我记忆深刻,现在我还能想起来,下雨天确实很美,对我来说感觉很不一样。写完景色后,由梧桐树整体呈现出的相貌联系到了人们的性格,分析了自己的性格。
现在看来,我的写景散文模式一般都是寓情于景,先写景,由景联想到身边的人和事,将写景和抒情联系起来,这种穿插交互也很有趣。
11月6日 、7日 太行大峡谷游记
这两篇文章描述了清晨时分,我沿着太行大峡谷公路散步时的所见所闻,第一次看到这种山景,感觉确实不错。
11月8日 《劳山道士》读后感
《劳山道士》是《聊斋志异》里的一篇,主要讲了一个书生求道的经历,有些警示意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诚心正义,经过长久的努力和艰苦练习,熟练地掌握术法,才能有所成就,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读了这个文章的文言和白话文解释,我这才感受到古文的魅力,用那么言简意赅的文字就能惟妙惟肖地讲清楚这个故事,比白话文的效率高很多。不过,正因为效率高,所以文言文不那么通俗易通,导致白话文这么有生命力。两者各有各的好,不能厚此薄彼。
11月9日 给自己些空间
这篇文章是周主题作文。这些年,断舍离一直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但刚开始我对断舍离的感受就是定期清理空间,丢弃废物,让家中的空间变得更大、更清爽些,让自己感觉更舒适。
这种行为方式就和写日记有相似之处。打扫卫生是打扫自己外在的物质空间,写日记是打扫自己内在的精神空间,两者结合实现对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双重整理,让我们远离物质垃圾的保卫和精神垃圾的侵害,让我们的心更加安定,掌控感更强,就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11月10日 散步有感
一个人散步的时候能想到什么完全不可控,而且散步当下产生的心情,回家后很难再身临其境,完整记录下来。
我总觉得散步的时候很放松,自己的心眼都被打开,能观察到很多平常没注意到的事物,聚焦在一个景物的点上就能产生很多联想,倾注自己的感情。
这篇文章中的连接点就在于鸟和树,从鸟、树和人的对比中,产生对三种生物命运的思考,进而上升到人生意义问题的思考。追求意义和献祭神灵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例如《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画家。我感觉自己和他有共鸣,也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渴望,这种渴望并不像画家那么坚定,是一种即向往又恐惧的心情。
现在回看这篇文章,我仍然有些惊讶。没想到我能写出这样一种纠结的心情,但还是为这种纠结找到了出口。每个人的路注定不同,画家那条路确实很痛苦,但我可以不走他那么痛苦的路,可以追求优美和荒诞,这也是通往真理的路。
现在看来,一篇散文应该有环境描写,有感情抒发,抒发之后应该还有一个情绪出口,有一个感情归宿,或者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如果只提出了问题,触发了这个感慨,但没有找到出口,总会有些忧愁,有些遗憾。就像一幅画作,整体看上去赏心悦目,观赏者看到一些景物,触动了一些情绪,既然邀请人进入其中,最好还是标出一个情感出口,让人的感情有迹可循、有方向可走。
这可能是散文让人比较舒适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写散文的一个特点吧。
11月11日 公园观景
那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小公园的景色,最后由遗址和现实的对比进行感情抒发。
过去的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在于图片文字的记录,由此强调写作记录的重要性,认为写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因为真实很有力量,文章最后落到好好活在当下,体验生活中的真实这个点上也很有趣。
11月12日 动态美
这篇文章原来的题目是“公园观景”,我对自己日更文起标题的水平再次震惊,这水平差得让我有些醉了。有时太匆忙,写完之后匆匆就发文,再忙也应该总体看一下文意,再提炼一下标题,不能随随便便找个词应付。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河两边柳树的风姿,由此联想到一个牌坊上石刻柳树的神韵,由此得出结论,无论画画还是写作,动态美比静态美更加生动、更加热烈。因此,描写景物时,不仅要描写出具体景物、现象,还要描写出光、影、声、整体环境以及动态变化,这样才能让人身临其境。
评论集锦
11月份在书香澜梦群评论12条,有些少。
我的评论也展现出自己过于认真的性格,看到别人在我评论下留言说我太认真,我也挺尴尬,因为有一篇评论甚至比原文写得字数还多。我真没在炫技,而是看到小说表达倾向模糊,作者在两条思路中间徘徊,忍不住花费些精力总结思路方向,分析合理的选择,期望为他的现实生活选择提供一种参考或帮助。
11月14日 冷
这篇散文的标题有问题,如果再起名,会改为冷暖之间。文章前面描写了冷,后边主体部分是在描写冬日暖阳。
我蛮喜欢晒太阳,尤其是冬日的太阳,再加上旁边有个小橘猫陪伴,一时间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到的景象,冬日里的土墙下,几个老头老太蹲在墙根晒着太阳,说着话。因此,我感觉到自己和它一起晒太阳的默契,还挺有趣。
11月15日 韵律
每天我在关注什么,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什么,就连平常散步看到一个景色也会随着抒发相关感慨。
来到公园散步,看人跳舞,感觉到了舞动的韵律和节奏,联想到大自然中很多事物也有节奏,水流是有节奏、音乐有节奏、舞步有节奏,写作也有节奏。写作中的节奏和韵律就是排比、对仗、比喻这些修辞,让文章更加生动,更加有秩序感。
现在看来,大自然各种事物间的韵律有内在的连接和相通之处,流水、音乐以及写作这三类活动韵律的统一性探索很有趣,韵律感展现出的这种秩序感让这些活动更整齐、更有趣。
11月16日 《从小主写长篇小说》读后感
因为对这本书感受挺多,这篇读后感当时语音了几次,梳理了三四天才成形,最后是六千多字,分为以下几部分。
首先,我进入从容小主不写就出局群后,每天坚持日更,聆听小主姐姐在群里的分享,关注大家的文章,这些影响给我指了一些方向。
第二,这本书是小主姐姐分享的写作经验和心得,对我写长篇小说很有指导意义,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开启了我写长篇小说的路。因为如果一直不开始写,那就什么也不是,但是一旦开始,我才知道这条路到底什么样。
第三,我对两部长篇小说写作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是反思。我写出来的作品和小主姐姐的作品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生经历,包括学习的专业、从事的工作、周围的环境,自己的所思所想造就了每个人写作的气象。但我是理工科的学习和工作背景,虽然有一定文字基础,但思维方式是理科的,写出的作品也是枯燥教条的,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二是模仿和创造。任何学习都存在模仿和创造的问题,所有的学习都开始于模仿,模仿确实有好处。800字日常碎碎念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模仿,用处在于打开自己的心眼,关照周围的环境,让你变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敏感,对周围的环境关照地越来越多。所以碎碎念可以培养一个人对文字的感觉,只有经过长久地写作练习才能培养起来。所以,模仿有意义但在模仿中,渐渐找到自己的路也很重要。
第四,创作经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到作家身上的创作经验和生活经验是初写者最宝贵的学习资源,鉴于此,从这本书之后,我陆续阅读了几本关于作家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的书,得到了很多启发。
第五,收获。
一是心态修炼。对我来说,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在于写作,小说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我没什么文学基础,悟性不高,进步速度慢,但我的心境修炼得越来越好。自从写作之后,我整个人那状态慢慢向好发展,增强自身的稳定性,渐渐沉静下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二是探索方向。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写乡村生活的作家真正活成了一方水土,小主姐姐也有自己的风格。现在的我虽然没有自己的风格,但我的生活环境大致都是在城市里,可以尝试从城市这种人造自然去探索,看看能不能从知识规则的探索以及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思来汲取营养,获取独特的感知,找到自己的路。
11月17日 聚餐
以前我以为就是交际应酬都是利益纠缠,对它理解得比较狭隘。后来读《权力七规则》中的一个观点,改变了我的想法。在现在的社会中,谁也避不开社交。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合作归合作、人格归人格。如果我们把社交网络看成一个合作网和信息网,就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参加聚会之后,我感觉到周围的人际关系是生活中的第二自然,只能去观察它,理解它,看它到底是什么样,有什么可能性,进而适应它。 所以,我今后应该在独处和人际交往之间找到平衡,加油吧。
11月18日 河景
河面上的日光的倒影生机勃勃,像一枚枚小镜子,又像一片银河,让我联想起《李卫辞官》电视剧中的一个场景。
有一任扬州知府说他这辈子值了,杀头也不怕。他提到把金子就是往钱塘江潮头上抛,看得就是钱塘飘金的变态景色,玩得就是个心跳。他的追求就是玩别人没玩过的,吃别人没吃过的,享受过别人没享受过的。
那个景色和眼前的河景有类似之处,这种光影和形状上的连接点还蛮有趣。
11月19日 YES MAN
这篇是周主题作文。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男主参加了一档电视真人秀,挑战一年之内不能对任何人、任何事说不,因为这个挑战,他闹出了很多笑话,最后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每个人在遇到不顺的时候,那都想把自己封闭起来。我身有体会,但觉得最近的状态已经不错,也想做出些改变,像男主一样通过一个挑战来转变对外界全然拒绝的态度,试着拥抱社会给予的可能性。因此,我定下了7天的挑战,在不严重违背我的原则和社会道德标准的情况下,不拒绝身边的人和事。
这个挑战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改变,了解到外边的世界到底什么样,给我带来了一些惊奇和可能性,但是本质上让我更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心思不定,进而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定期对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情说yes不是一件坏事,也许会让你走向不同的可能性,还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吧。
11月21日 英雄美人
这篇文章是读写营第5期的专题活动。
《英雄美人》仿写霸王虞姬的故事。刚开始写了800字的古风片段描写,那时我对古风文中比喻、隐喻、对仗这些修辞手法没有什么概念,用白话写一个古代故事。随着学习,逐渐将它往古风方向拉,成文后,改了两次才能见人。以前听说过关于开头的一个规则,一般故事在写完之后才知道开头怎么写,因为开头就隐藏在结尾中,以前没什么体会,现在有些感觉。
这篇故事主要选取了少年学艺、得遇良缘、兵败人消三个片段,体现了性格决定命运的主题,虽然是悲剧,但我觉得不管命运到底怎么样,都无需悲观丧气。因为过程大于结果。我们这长长的一生里总归有很多快乐,包括生活中那些点点滴滴。所以,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大胆往前走,所有的东西都会自然而然出现,已经很幸福;如果想的太多,反而不能享受当下,没这么幸福。
11月22日 因果
船留在湖面上的那些波澜过几分钟之后才推到岸边,这种景象让我想到了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规律,也让我想到了生命中的因果,现在虽然不害怕结果,但是却有点害怕起因。
因为明知道抓住了这因,会带起一系列的因果。所有结果我都能承受,我一人沾染也就罢了,却不愿意一系列因果中不可避免地沾染到别人,所以,心生畏惧。
畏惧无用,自然前行吧。
11月23日 公园观景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碧沙岗公园的所见所闻,一是描写了跳新疆舞那群人的状态,二是描写了安静的松林,动中有静,本来很舒适,却由高大的松树联想到项脊轩志中怀念妻子的那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流露出伤感之意。
这篇碎碎念真的很碎,看到任何景色,都会心有所感,却能反映出自己思想的状态,挺有意思。
11月24日 重阳节
重阳节这一天,我在公园里看到几位女同志对着毛主席雕像唱东方红,有些震撼。在年长那一辈的人眼中,毛主席就是神人,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还在怀念毛主席。
心中有信仰,眼中才有希望。有毛主席这样一个神灵在心中,人们何尝不幸福呢?
11月25日《写作是从事一种娱乐事业》读后感
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家实在太幽默了,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黑色幽默大使。
他这种幽默一方面来自于参加过战争,经历过生死时刻,心理压力非常大,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煎熬的情绪,就往追求快乐的方向走,邀请幽默参与到他的生活中,帮他摆脱精神压力。
相似的例子就是太阳的后裔中的男主角。他也经常面对生死和那些高压的生存环境,他对很多事情也不能说,所以他老是说谎,让女朋友非常没有安全感,多次提出分手。这就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身上共同特质,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幽默搞笑求助,让自己当下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
作家的黑色幽默性格不仅在于缓解压力,还在于他是个作家。作家的生活方式非常枯燥,所以更渴望自己平淡的生活更加有趣一些,才能让他敏感的心灵得到解放。另外,不管要写什么,最终一定会转向读者,所以写作既要娱乐自己,要娱乐读者,那就更应该把作品写得有趣一些,以免伤害读者感情。
我也希望今后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写出的作品越来越有趣。
11月26 五年之约
年轻时候同学之间的一句玩笑话,当时的我没理解、没理会,过了几年之后才想通那其实是一个真诚又小心翼翼的表白,可懂得时,双方都各自心有所属,各自成家立业。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青葱年代的陪伴已经挺幸福,想起这句话已经不再震惊,也不再遗憾,总觉得当年这句话的心意已经很珍贵,如今只留下青年时代陪伴和相互喜欢的记忆,已经绕过冬日的我非常温暖。
11月28日 前世缘
参加读写营第五期学习,让我有所得。一是了解了古风文有古风文的规则。无论是语言、环境、服饰搭配都需要符合古风的环境,这些基本常识我完全不懂,只能过看书,希望弥补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二是从改写聊斋志异中的几个小故事有所启发。古人想象力让我这个现代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劳山道士、陆判还是其他几个小故事,都非常有趣,体现了古人精彩的精神世界,我们也许比古人物质条件幸福不少,却不一定比他们的精神世界幸福多少。
结课作业完成了两篇,分别是《英雄美人》和《前世缘》。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中闪现着命运二字,贯彻着我最近学习到的关于命理学的知识。在命运这种不可抗拒的规则面前,如何在既定的命运下感受生活,付诸行动是挺值得讨论的一个主题。
《前世缘》仿写聊斋志异里的《陆判》,大体意思是地府判官和凡人做朋友,结了一些缘分,凡人死后也在地府当官,对孩子和妻子有所照拂。刚开始就想直接套用这样的大致情节,最后成文时判官变成地府秦广王,凡人心月是他的前世。他陪伴她走过最难的一段人生路,让她变得够强大,更好。
故事主要表达女人在封建社会里因受封建礼教束缚,活得挺辛苦。旁观者总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体验过别人的人生,不知道别人的苦,不能擅下结论。
从古至今,女人总在追求爱情,可是男人追求的大都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男女之间需求不对等,所以男女之间的爱情总是充满悲剧性色彩。女人在飞蛾扑火,追求爱情不得的时候,除了走向阴暗极端,是还有一条路就是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内心安定。
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我强迫自己用半白半文的语言形式写古风文,我感觉这辈子文言文的积累已经耗尽。虽然古风文不需真正文言写作,但也在文白之间,这个度比较难拿捏。但也算有所进步,至少能体会到文言言简意赅文字之美。
写作过程中的憋屈让我迫切希望写篇白话文,写完后,又觉得白话文的用词用典没有古风文的意境和情趣,有些意犹未尽。所以,白话文和古风文各有千秋、各领风骚,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以后应该多读些经典,扩大阅读量。
11月29日 积极的人生观
我现在追求的东西并不现实,看起来也没什么未来,心中空唠唠的,最近听王德峰关于命运的解释,给自己找到了一种安在当下的理论依据。
他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所以应该追求意义而不是现实。这和《有限和无限的游戏》这本书的观点一致,让人不要玩有限游戏,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的名利,而要去从事无限游戏,寻求意义。这才是真正积极的人生观,让人生真正有意义。
11月30日 我最在乎的人
我最在乎的人就是我的女儿。成为母亲这个经历让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让我真正懂得了爱,让我内心变得强大,变得更加幸福,所以,我由衷地感谢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