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蓝江
很显然,这个11月,我看股票的次数不算少,不算少的意思是说,差不多每个交易日都翻翻、看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的更多、琢磨的更多。但有趣的是,这个11月,我只看不动。
看着自选股里那七八只股,今天红艳艳一片,明天绿英英一片,那些红柱绿柱上蹿下跳,但任由它们怎么折腾,我自安然不动。
今天查看了一下11月份的投资账单,一个月的结果立在那,竟然是阳光明媚的一个乐观数字,以前都不曾有过的。
我再往前看,7月,8月,9月,10月,这四个月的收益,一片惨然,全是绿的,高高矮矮的绿柱。尽管手中持有的股在一路下行,但我始终没有减仓,偶尔动一下,是做适当补充。尤其是一直看好的两只股,准备长期持有的,逢低就吸一点,到了11月,资金没了,就完全一动不动了。
结果,蛰伏的11月,比哪个月都要好,收复失地一片。
想想,还是验证了那句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打法,才是最好的打法。做自己熟悉的,胜算会更高。不时撤身退步,远远地瞧看一下,更能看出一些端倪。只要看懂了,就不惧任何风吹草动,管他谁来了谁走了,股市里人来人往,太正常不过。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策略。
哈哈,“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策略。”这句话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忽然间想起一段往事。
想当初,我的一个好朋友,做事总是很稳妥,做任何事都有条不紊,且非常有责任心,领导有什么事交给她办,总是一万个放心。
她很早之前就在股市,那时我们大多数人手里还没有闲钱在股市试水,小打小闹的那点钱也没有,但是她有。她进入股市的策略,就是妥妥地做股东,看好某一只或几只股,买了,就撂在那,好久也不动。结果,再看时,莫名其妙地多出来不少,有分红,有送股,多少年里,她一直不操心不费力,稳稳地享受着盈利。
后来,她家先生开始炒股。先生资历很好,头顶各种光环,属于事业有成型。一入股市,信心满满,大刀阔斧地一番冲杀,但三五年下来,手头资金却越变越少,简直要惨不忍睹了。
到这时,他终于服了妻子,原来,自己想好的那一套策略和打法,竟然真的不灵,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大数据摆在那,不服也不行。最终,他明智地抽身而出,把家里的财权老老实实交还给妻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