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本身是无为的,所以,后来佛学进入中国,对于涅槃的境界,有时候在翻译文字上,常常译成“无为”。
又怕与老子的思想产生误解或冲突,改译为“无余依”。
涅槃有“无余依涅槃”和“有余依涅槃”之别,所以,无为就是道,也就是涅槃,也就是菩提。
后来,因为要把佛、道两家的界限划分清楚,佛经的翻译才不用“无为”一词。
无为不是万事不管。
这里老子说道体永远是“无为”,它的用则是“无不为”,意思是无所不起作用,处处起作用。
记得几十年前,有一个讲中国哲学了不起的名家,他解释道家的“无为”时,主张中国的政治思想,做领袖的人要学“道”。
就是学老子的“无为”,认为“无为”的意思就是“万事不管”。
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万事不管,“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正是样样都要管。
这两句话上面的“道常无为”,是讲“道”的体;“无不为”是讲“道”的用。宇宙万有就是“道”的用,所以它无所不为。到了最后归于静,归于空,所以是“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就是要有先见之明。
其实,不只做人做事,乃至缝一件衣服,或者买一把扇子,对于将来毛病会出在哪里,事先就要知道,要看得很清楚,要有远见。
对于未来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须尽可能的先做好防范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
懂得这个道理,做起事来,好像没有做什么事一样的平顺。
我们讲一个历史上陶侃运砖的故事,陶侃当时已经是高官了,位高权重,但他几十岁的年纪,仍然每天劳动去搬砖头。
晚上把外面的砖头搬进房子里,早上又搬出去。
有人问他是干什么,他说,一个人不练习劳动,一旦天下有事,体能就应付不了。
他早已看到天下会有变乱,虽然年纪大了,在这种地位上,也需要有好的体能,如果平常劳动惯了,临事就能应付变乱。
同时他又叫部下把砍下来的零碎竹子、木头等,不可丢弃,都收集起来好好地藏放着。
别人认为他这样高地位的人,还珍惜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未免小气。对于别人的批评,他只是笑笑而已,不加解释。
后来时局变动,他是管长江以南军事防务的,这时需要建立水军,马上要造船,并且要在很短期间内完成。
但是造大批船只需用的钉子,一时无处可得,他就把那些被人看成不值钱的竹头木块劈开,做成了钉子,解决了钉子问题,船也很快地就造起来了。
这是因为他早就看到天下将变,而且变乱必定需要造船,所以预作了准备。
这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所以,道家的真正“无为之治”与“无为之道”,是“无所不为”的。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无所不为”并不是乱来。所以,老子接着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做大事业的人,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并把握住这个道理,“万物将自化”,不但功业能够成就,进而守之,这个道理还可以用之修道。
我们学的“道”,是空,是一切放下,万缘皆空,为什么要空呢?
一般人学道,都是长生不老,又有智慧,又有神通,虽然与佛不一样,至少也要与佛差不多才行。
试看这种欲望有多大!那不是学“空”,是在学“有”了。以这样的欲望,来学一个空的道,岂不是背道而驰吗?
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为什么能做到“万物将自化”了。换句话说,真做到了无为,许多不想要的偏偏会来。
天地间的事情很奇怪,你不要的,它偏要来;你要的却跑掉了,这在佛学上说得最具体。
佛是从另一个眼光看的,说人生有八苦。
比如,“求不得苦”,你所希望的,永远达不到目的;“爱别离苦”,你所爱的,想抓得牢牢的,它偏要跑掉。
其实,你看通了人生的道理,只要抓住了无为,真放下了,你不要的它偏来。你所希望的,它也归到无为里去了。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不欲以静”这四个字很妙,可以做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完全无欲,自然静定,则“天下将自定”,所以“不欲”,没有欲望自然静。
第二种解释是如何做到“不欲”,那就必须先做到静,才能真做到“无欲”。
要做到“不欲以静”的话,先是自己能够清净无为,那么“天下将自定”。
做人做事创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发疯一样,执意非要成功不可,对不起,到了最后算总账的时候,恰恰是不成功。
这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做事情能够勤劳,一念万年,细水长流,无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弃努力,最后一定是成功的。
做人做事要懂得“无为而无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