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看日本影片,个人感觉日本电影不论什么剧情都是很虐心。电影中日本人的性格中都带着一种执着和倔强,通俗地说就是死心眼,只要是认准了一条路就要走到黑。
日本电影会很深刻地描述日本人那些特殊的心理形成根源。
我刚看过的日本惊悚电影“告白”,就是一个典型的大人和孩子心理冲突直到扭曲的过程。它不单单是部惊悚恐怖片,它需要我们成年人观看后去思考很多问题。比如纯洁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那么凶残?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成年人到底应该怎样对待孩子?自己的孩子除了我们提供给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保障外,孩子们到底还需要些什么,精神层面上的?
看完片子后,我突然意识到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影响真是巨大的,有些父母不以为然的对孩子的小小忽略有时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这些纯洁无辜的小脸下面都住着两个小天使,一个是罪恶一个是善良,就看我们成年人如何滋养它们了。如果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罪恶天使,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孩子们内心是单纯的,即使内心的罪恶天使变成庞大,孩子们自己是不会自知和控制它的,一旦罪恶天使跑出来,这个孩子就完全失控。
做为成年人的我们拯救这些被罪恶天使控制的孩子是必要的,但关键的关键是不要让住在孩子们内心的罪恶天使长大。可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本身身心就不是很健康,自我控制力就薄弱,我们又如何去滋养孩子善良的一面呢!现在大部分人都是靠自己的本能和上一辈传承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念。至于能如何有效的灌输给孩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个人感觉近些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比如微博,微信对心理健康理念的传播还是比较有效的。但只是这些网文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发达国家看心理医生就跟看别的病一样普通,而在我们国家看心理医生就觉得自己得了神经病,是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如果让周围的人知道后也会被指指点点。这就是社会的偏见。媒体应该多从正面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并且社会应该多宣传些正规的心理治疗的途径和场所。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把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神秘的和昂贵的代名词。应该把它看做是一种像看其他病一样的普通。成年人和孩子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可以随时去找自己的心理医生了解自己。社会医疗应该提供这样的一种帮助。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住着的那个罪恶的小天使便有了去处,让它永远不会长大。
如果看心理医生目前不太现实的话。我们可以自己多找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去研究也是很有帮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