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知暖
校对: 吉莲 桂香 雅璐
编辑:杨荷 吉莲 桂香
比较
记得孩子10来岁时,我总认为他写作业磨蹭,作文写的不好,看到别家孩子这两个方面棒,心生羡慕,嘴上坚持不说,还自以为挺聪明。
但就像NVC中讲过的,心里怎么想的,就算再掩饰,也一定能体现在行为和语言上。我总是跟儿子说那个谁谁作文写的不错,作业写的也快,你多跟他讨教一些方法。当时真的没顾及到孩子的感受,现在想来,孩子一定有些气馁,同时也会感到不满和压抑。因为没过几天,儿子就会挑那个同学的弱点告诉我,其实他是有些妒忌,同时希望得到我对他的理解和认同的。
是呀,哪个孩子不想拥有妈妈所有的爱呢!小小的他一定感受到妈妈的不够接纳他才出此下策的。他可不想让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被别人比下去。他一定需要安全与全然的接纳。
当我们接纳每一个人独有的特点,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懂得完美是不存在的。每一个的与众不同之处都源于他自己的需要。
我选择
昨晚对儿子有些不满,他为是否写入党申请征求我的意见,同时说第二天晚上就要交,还有其它资料要交,时间很紧张,问我可不可以帮忙。
我支持他写申请,同时说我可以帮助他。因此我没有吃晚饭,从18:00—20:30帮他整理、总结材料。剩下的就需要他手写或填充一下细节部分了。
可当我发给他之后,他说写这个比较麻烦,入党后还会有不少资料和工作要做。我同理他的烦操和担心。他给我回的信息是,他不想动。这时我觉察到心生不满,也是因为这份不满导致和老公沟通时语气生硬,又引起了老公的不满,连锁反应呀!
我体会这个不满背后的需要是合作和认同,我的限定性信念是:1、儿子遇到麻烦点儿的事儿就回避,没有进取心;2、入党是件好事儿,必须积极的去做,儿子不应该有畏难情绪。
想到这些,我放松了,因为我知道我越界了,我帮儿子是我心甘情愿的,我只需要帮他就好,不能以这个为条件要求他怎样。选择继续做或不做,都是儿子自己的事儿,我要守住边界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