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说为了见我,所以我们开了这样一个教育写作班。我想,用我们这样的缘分,撬动更多的人一起相聚,算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吧。
内心忐忑到现在的笃定,也是源自很多人对写作的热爱。32人参加,这支队伍的人数刚刚合适,可以照顾到每一个人。每一场讲座,导师会和每一个来参与的人进行眼神交流。
01写法换活法
文质老师上午的讲座主题是《换一种写法,换一种活法》。他的讲座,常听常新。
他说:所有人心中都有诗,都有梦。我想:每一个参加写作班的人,可能诗性更多一些,梦想也更多一些吧。参加写作班,就是为了心中的那首诗,那个梦吧。
他说:所有的表达都是生命的写照。这些写照包括信仰、教养、学养、经验、思想、见识、笔法、腔调。我很喜欢这里强调的“思想和笔法”,当然,“腔调”也是很特别的说法。
他说:老师的判断力很重要,如果是未加审视的判断,可能会对一些人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老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需要思考这句话会对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他说:忙不是心死,而是心不在这里,心不在这里就会显得忙碌。想想也是,忙的人是因为心不在当下。
他说:写下去,要更有专业性,更有丰富性,更有持续的影响力。所以,写作除了需要保持不断写的状态外,还是需要思考写作的专业。
他说:教师做的是情感性工作,所有当老师都要身强力壮。教师首先能够安放自己的情绪,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是最难的。
他说:教师写作要有轻盈感,写作不是到表达为止。我的写作轻盈感,来自对所写事件的深刻洞察。
他说:写文章老想着有教育意义,指导意义,老想着给别人帮助。我发现这也是我写作的一个短板,每一次写作我都想加一个漂亮的尾巴。
他说:教师是一个“狡猾”的职业,对学生要更有耐心。对老师来说,心直口快不是优点。意思是老师说话是最需要分对象的,对谁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都需要衡量好。我也会犯“心直口快”这个毛病,是需要整改的。
他说:我们为什么一直写都没有什么长进。这个话题值得思考,有时是为了更而更的写作,自然没有什么能力水平可言。
他在“如何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手艺人”这个问题时,用以下六个方面来回答:在地性、在场性、具身写作、刻意模仿、持续训练、目标驱动。看似套路的指导,实则是最入心的分享。
02出版自己的专著
下午场,文质老师以《出版自己的教育著作为什么这么重要》为题进行分享。
他说:舌耕和笔耕是所有教师需要终身修炼的“职业第一能力”。
他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如此大,是因为他研究儿童,和他著书立说有关系。一个名师通常都是“著书立说”“能说会道”者。最具价值的是思想,特别是独特的思想。人工智能代替平庸的工作,唯独不能代替的是情感性的工作,一个是独特的思想。
他说:凡是容易的都是有天生优势的,凡是不容易的都是天生有短板的。哈哈,难怪我一直写不出有一定水准的论文,我容易写的都是散乱的,没有思维含量的。
他说:好文章都是要离题的。我想,不离题的文章,估计都不会好看。因为太像文章,太正经。一篇文章的精彩,可能有时就在于那些旁逸斜出的离题。
他说:好教师必须要成为“一本书”。这个命题可以写一本书吧。
他说:水的清澈靠流动,人的聪慧靠表达。因为这个表达中,与思考密不可分。
他说:把所有的思考、表达、行动变成“文本”。目前我基本是这样在践行。
他说:教师的生命高度往往也是由自己的著作垫高的。这个命题,只有著作等身的人才敢说。
03晚自修:从教师视角谈写作的困惑和解决方案
我称之为晚自修,因为这样的安排在其他培训班里几乎没有。这个话题非常契合今天的所讲。
组内研讨笔记如下:
困惑1:欠缺写作技巧,不能形成自己的笔法,语言表达空洞,主题的凝练不够,不能聚焦主题。
困惑2:以前不会写,不想写,不知道为什么写?要知道为什么写,写作目的是什么?迈出第一步进入写作。
困惑3:为什么要写?写作时间?写多长时间?写作对象?写作预期?
困惑4:主题写作不够聚焦。
困惑5:缺乏写作自信。
困惑6:流水账如何提升?教育发现?
对应的策略如下:
策略1:多读书,阅读期刊杂志。
策略2:明确写作对象,从观察与思考中来。写自己的经历,公开写。
策略3:修炼自己的笔法,固定时间写作。了解读者,有对象感。
策略4:选定主题,每周写一篇出来。
策略5:担心没有人阅读,写作心态的修炼——先把帽子扔过墙。
策略6:多阅读积累,将经历转化成经验。
文质老师说:“今天的问题都是第一天的问题,到了后天,就一定会有新书发布会出来了。”也许是这样的吧,已经知道困惑,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质老师说:“你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见和你一起出发的人。” 在写作这条路上,还是会遇见很多同道中人。走很远的路,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吧。
这条路上,一直有人,我们不寂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