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公园里面的夹竹桃树
隔一段时间自控力就会降低一次,昨晚就是如此。到了周末了,身心全部放空放松,不想再吃桂圆枸杞莲子汤,吃起了方便面、卤凤爪、红烧肉,喝起了小酒。等到吃干喝净抹干嘴巴,还有点意犹未尽。于是又从冰箱里面拿出一盒光明牌奶糕,细细品味着吃完,这一晚享受了美食的快乐。
今天起来感觉还好吧,在床上躺了几个小时刷手机,浏览最近这一两天的新闻,有些吃惊,有些动容,不知不觉间就到早上7点了。出去快走了一圈,在外面摊点上吃了一碗蛋炒粉。亲眼看到老板娘把肮脏地上的几根粉条捡起来,在外面的桶子里胡乱冲洗几下,又让它们跟粉条大部队“集合”。我默默地不作声,心中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到这个摊子上吃早点了。
中年人到了一定时候,对外界的绝大部分反应已经调成了静音模式,即便是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只要是不过分伤害到自己,基本上都懒得出声了。有些愤世嫉俗的人说——中国大多数人活得像一头猪。同时生活在一个猪圈里,看到别的猪被主人拉出去宰杀了,就当做没看到一样,依旧在边上拼命的刨食吃。等到有一天主人要来宰杀自己了,才会发出凄厉的嚎叫,但这个时候谁会来管你这头猪呢?
我有一个不知道是否正确的感受:在某一个环境当中,当规矩和秩序乱掉了以后,彼此间的伤害和倾轧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也可以说生活在基层的人),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基层资源的匮乏,彼此间的生存竞争尤其激烈。在这样的环境里面,那些生性善良、有良知、有底线、恪守着公平正义理念的人,往往会感到心灵的痛苦和挣扎,这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吧?
有良知、守规矩的人要想超越这种痛苦,就必须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从更高维度来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以后,便可以此为基础,大幅度地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理念和本质相吻合的时候,就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精神自洽,从而精神上的痛苦也会慢慢消失。有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为证——“除了自身的病痛和亲人的离去,这种痛苦是真实的之外,其它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价值观带来的。”
上午处在萎靡状态中,下午决定还是采取行动。最近的一点人生感悟是——针对反复出现的懒散思想和畏难情绪,还是要强迫自己行动起来。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想动弹了,顽固的畏难情绪是一方面,也缺乏支持行动的精神力量,就是心里面不愿动。按照大众心理学的一些说法——通过行动可以改变精神状态。比如一个人一直想象并处于某种精神状态中,这个时候只要他行动起来,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行动,这种原有的精神状态就会改变,可能还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下午睡完一觉以后,我先是去了医院照光。这也是因为懒,拖过了预定的时间,本来早就应该去照的。一切都挺顺利,心里面觉得有难度的事情,二三十分钟就搞定了。下个星期父亲要到省城医院做手术,到时候需要到医院陪伴一个星期,也是必须要履行好的责任,先做做心理建设,不要有畏难情绪。从医院出来又到汽修厂修车,车子的右前方反光镜坏了几个月,一双雨刮器半年前就出现异响声,一直都懒得去修理,在汽修厂待了两个小时,今天一并全部搞定——所有的事情,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愿意不断去行动!
今天上午其实也读了点书,这本书的书名叫《病由心灭》,是前段时间“唐僧读书会”学习群里面一个人推荐的,我从网上买了过来,上午翻了一下大失所望,估计是个老中医写的,文字肤浅啰嗦、观点神神叨叨、方法似是而非,真是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不过在书的前面有一个观点,我还是稍微认可,这个观点是这样写的——当你要去寻找一个贵人帮忙,应该真心诚意在心里反复念叨这个贵人的好。你要是真能把自己的善念及时发射出去的话,对方的善念和善性也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这种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多去试试。
今天就是这样过的,写的杂乱无章,就此打住。讯飞语音输入67分钟,全文1550字。
简单的午餐 小区里的喷泉难得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