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道笔记

茶道笔记

作者: 小萌MoeL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22:25 被阅读35次

一直想尝试茶道和正宗的抹茶,前日在“大森瞳”老师那体验了回刷抹茶。大森老师是亚洲顶尖的形象设计顾问,对礼仪和日本文化都颇有研究。

那天是在她办公室陪她招待从台湾来的一些客人。老师说,平时来客人,可以用茶包泡茶,或者递上咖啡。但因为是远道而来的重要客人,所以,为了展现日本的おもてなし(款待),要用最传统最繁复的抹茶,表达郑重和敬意。

我之前对抹茶和茶道了解甚少,所以那天虽然是在大森老师办公室中,而不是正宗的茶室,但还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深感“茶道果然深奥”。这里便先来做一些笔记备忘,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能了解到一些新的内容,也是我的荣幸啦~

去到老师一办公室,就看到她准备好了茶碗,道具,怀纸,和果子。

和平时多配套出现的茶具不同,抹茶碗都样式各异。(毕竟一个碗都很贵,这些应该都是大森老师经年累月一个个慢慢收集起来的。)

因为做抹茶时大多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刷,所以等待的时候,大家都先会将和果子都吃掉。而且和果子都是有季节感的。这次是有栗子的最中,以及和三盆糖。

黑色盘子中的是“栗最中”。所谓“最中”,是个裹着红豆馅和薄薄的威化皮的甜点心。最近入秋,所以点心也应季地加入了栗子。

红色盘子中是菊花样子的“和三盆”糖,口感细腻,因为产量相对少,所以很是名贵。

黑色碟子中放着的是怀纸。一般来说,怀纸都是自己准备并带到茶室的。

吃完和果子,就可以刷抹茶了。当然,在非正式场合,留一点和果子,然后配着抹茶一起喝,会更好喝。但是传统上来讲,大家是以品茶为主,所以品茶过程中就不会再吃果子了。

拿起茶勺,然后打开抹茶的茶盒盖子。

一般来说,抹茶粉会被事先精心地调整成山的形状,然后在不破坏形状的前提下,从边侧舀两勺,然后在茶碗边轻轻卡一下,让残留的茶粉落入茶碗。一下就好,不能多。然后茶勺正面朝上,放在茶盒上。

印有季节性花纹的茶盒也都很贵。比如照片中的是秋季的菊花的图案,在边侧,盒盖和盒身的图案是正好可以对起来的。顺便,这种金色的传统绘制工艺叫“蒔絵”(makie)。

倒入热水,M形前后刷抹茶。手腕用力,而不要胳膊用力,且要快速。这样容易很快打出细密泡沫的抹茶。最后将表面的大的气泡戳破,将茶刷旋转至中间,抬手。膨胀的泡沫会聚拢在中间一部分。一杯好的抹茶即使过了一段时间,表面的泡沫依然是细密浓郁的。

(不过那天忘记问了。经我事后研究,这种像咖啡中卡布奇诺一样有着丰富泡沫的手法应该出自“里千家”流派,而“表千家”的没有那么多泡。)

刷好后,单手将碗置于自己身旁而不是面前。

放于左手边,然后跟自己身旁的人说“お先に”(我先喝了),然后对方颔首回应。每个人都这样跟旁边的人打招呼,以示礼节,轮流一圈。

然后,茶碗上印有花纹的“正面”对着自己,将茶碗端到手中,转两下,将花纹转到旁边。因为喝的时候不能对着漂亮的花纹下口。

抹茶要喝三口半。第一口下肚后,对着主人说“大変美味しかったです”(非常好喝)。接着喝第二口,第三口。最后留下半口,下肚时,要“吸溜”地喝出声音,因为有泡沫在,所以为了喝干净,是吸进口中时,而这样难免出声音。这点对于饮食中不出声音的西方人来说,是很让人吃惊的事。但在茶道的世界中是被允许的。

喝完后,用手指将嘴巴接触后产生的污渍擦除,然后用怀纸擦拭手指。

接着转两下茶碗,花纹对着自己,单手将它置于眼前。

如果自己是主客,对着主人时,应该将花纹朝向主人,放回。主人会拿去将茶碗清洗。

清洗后,回来继续观赏美丽的茶碗(所以烧制手艺讲究、印花漂亮的茶碗很贵啊~!顺便,黑碗是千利休最喜欢的。他喜欢黑色。而黑色也最衬抹茶的绿色)。

但鉴赏时,手不能举高,要手肘接触着榻榻米,小心地来回看一看。然后传给身旁的人继续观赏。主人也会一起观赏。但一席茶中,只观赏最主要客人的这一个茶碗。因为对于最重要的客人,给Ta的茶碗也是最好的。

当然,之前也说了,茶盒同样很贵,所以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将茶盒整理,然后传阅。

那天我是去帮大森老师做翻译。等客人走后,我终于有机会来实践一番,自己动手刷一碗抹茶了。

我选了带有最喜欢的秋天的元素——红叶的茶碗。其实上面印着《源氏物语》的故事。我也是前几天偶然逛到其他陶艺店,看到了一样的《源氏物语》的茶碗,发现一个碗要2万多日元(1500RMB左右)。

大森老师还告诉我说,抹茶碗清洗后,不能用布擦干,而是要这么放着晾干。等干燥个3~4天后,再用布小心地包好,收起来。所以,抹茶不管是事前准备,还是制作,以及最后的整理收纳,前前后后很耗时。但是正因为是贵宾,所以要不惜这些折腾,也要奉上最好的服务。

​回来说给学过茶道的朋友听,朋友说:“老师一定很爱惜细节,怕布会把碗磨坏。所以如果有人不惜麻烦冒着磨损的风险拿出茶道具招待客人的话 这份心意也真的是很质朴真诚了~”

总之,特别爱优雅又温柔的大森老师。​​很感激和她的相遇。而且,今后有机会,还想继续学点抹茶和茶道的知识。

这里只是粗浅地凭借记忆记录下那天感受的事,分享给有兴趣的小伙伴。

顺便,大森老师的微博账号: @大森瞳

相关文章

  • 茶道笔记

    一直想尝试茶道和正宗的抹茶,前日在“大森瞳”老师那体验了回刷抹茶。大森老师是亚洲顶尖的形象设计顾问,对礼仪和日本文...

  • 茶思

    茶道既心道, 我不懂茶道, 只是偶有心得,随笔记下, 生是一条路, 路边有片绿。 停而赏之者,心畅,意美,复行而脚...

  • 如何体悟茶道本真?

    如何体悟茶道本真? 许多人真正爱茶道,但是没有抓住真正茶道的本体。爱茶道就在茶的载体上和影子上用工,没有真正爱茶道...

  • 【茶事儿】001唐物茶入

    日本茶道史上曾创造过许多千姿百态、被尊为茶道文化瑰宝的茶道具。所谓茶道具,包括在茶道演示过程中所有相关用具,如壁龛...

  • 学茶道之法

    学茶道之法 都想学习好茶道,都想做好茶道,但是茶道到底怎么做呢?你没有学习真正的茶道,你怎么会做呢?你没有听老师讲...

  • 关于茶道(习茶笔记)

    天道为攻中有守 地道为施中有受 人道为我中有你 茶道没有态度 茶道可以承载各种道 静可制动 虚可载道 茶道无固定模...

  • 阅读笔记  禅与茶道

    阅读日期:2019年1月1日 年度书籍:第一本 (禅与日本文化) 阅读者:周檀 禅与茶道 两者都是努力使事物单纯化...

  • 吴妃玲:中国6大茶类,你知道几个?国家一级评茶师告诉你!

    说起茶叶、茶道、茶文化,在“百茶联”记载,”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只有我国把...

  • 【茶道周边】“茶道流派”的争议

    中国有没有“茶道”?有没有茶道流派?这是最常被问起的话题之一。所以现在我们来谈谈何谓茶道流派?茶道流派是如何产生的...

  • 我所认识的茶道•中国

    茶道,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中国是没有茶道了,日本的茶道很好——好多朋友同我说起过这个。我没去过日本,对日本的茶道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道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ey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