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是我们中国教育中的短板,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学生审视思维的培养。
审辩式思维之我见美国逻辑与审辩式思维学者Brooke Noel Moore和Richard Parker将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审辩“在中文语境中虽带有判断和批判的意思,但实际上审辩式思维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而不是刻意带着偏见去驳斥一个观点。同时,Moore和Parker指出,审辩式思维也是一项能够被习得并且通过训练和运用提高的能力。
审辨式思维是一种精神品质。批判性思维也好、审辩式思维也好,最难的是什么?不是一种课堂上的科学研究范式,而是无时无刻的存在方式。六年级这次初中体验课,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突破自己的思维界限,一篇文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固然很好,也从某种程度说明我们的学生思维没有固化,他们有救。但如果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这种思维训练就此结束,那在我看来很有可能付诸东流。所以我认为审辨式思维要更原始、更本质,审辨式思维不是启蒙,而是一种精神品质——它需要一堂课的突破和打开,更需要后期常态化地运用和训练。
审辩式思维之我见审辨式思维就是聆听多元之声。对语文教育而言,我几乎很难看到一个拥有批判性思维的语文老师。幸运的是,格兰德走到今天遇到了赵校长,这不仅仅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幸运,更是格兰德莘莘学子的幸运。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谈起,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究竟在读什么?故事文本层面就是字面意思,语篇语用层面是作者的意思,授受影响层面则是历史理解,而当下存在层面则是“我”的理解。就拿这次六年级公开课《鹰的重生》这个故事,字面意思浅显易懂,王老师在课堂上的处理也是非常简单,只是随机让两个学生朗读了一下原文。那作者的意思,历史上的解释是怎么样?我们也能够破译出来,那么关于当下存在的层面,我的理解是怎样的呢?这时就会发现,每个层面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从“大部分鹰选择回到巢穴中静静等死,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鹰会飞到悬崖顶上进行艰难的重生”悟到“我们要直面困难”“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人生要勇敢地选择”“王者注定是孤独的”等诸多不同的观点,当然同样一篇文本,还有学生读出“有舍才有得”“坚持就是胜利”“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这些具有发散性思维,且有理有据的观点陈述,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正视的。
当然,若回过头来看,《鹰的重生》文本在向我们说什么?我是否同意文本的意见?前提是要同情地理解,而不是犀利的批判。同情地理解之后,你如何形成自己的批判思维呢?就要引进去聆听与这个观点对立的另一个声音,就是在多元的声音之中寻找更多的解释——70年的人生就一定比40年的人生有价值吗?鹰明知自己终有这一天,为什么不可以未雨绸缪?自然界中的鹰真的要遭受如此吗?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思考到这个层面,那么说明他的审辨式思维是“天下第一”了。很可惜,我们的学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果说小学的基础教学是抓基础、养习惯,那么我们的初中教育则更侧重于思维的培养与学习力的提升。我和孩子们,都将以此共勉!
审辩式思维之我见 审辩式思维之我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