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L老师促膝谈了一会儿人生,老师面授机宜,促我成长!
由于是没有特别主题的谈话,只能总结一些要点如下,方便自己于浑水中摸一摸鱼,呵嘿嘿……
- 认知 > 感悟
感悟多是碎片式随机发生与出现的,而认知的提升则是实打实的量变引发的质变!
2.我就是太单纯,过往的见识太过于单调,现在就是要突破原来那些环境——之前的人生里一直在助我成长的“茧”。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而漫长的,会伴随我接下来的人生。但是,这也绝对是我破茧化蝶的必经阶段!就像高尔基的海燕,我也要成就那个自己历经风雨依然彳亍前行的自己!
3.人鬼之辨是接下来的心理成长课题。
能够在周遭的人群里,具体分辨出来者是人还是鬼,这是阅历的积攒。同时还需要练就与人合理的相对待,以及随机应变的处世技巧。
同时,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也体现在处事的轻松程度,也就是收放自如的程度。
我把这个暂时称作“成熟度”。相当的成熟度,会使人快速反应,找到一件事情的关键,并高效地执行并完成,这是一种收放自如的从容。
在科研上,就体现在坐得住板凳、沉得下心思。一个成熟的人,高效处理能力必不可少。在这方面,当前的自己,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提升,但尚未达到成熟,仍需磨砺!古有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此言不虚呀!
4.每一段经历都不是用来后悔的。
对待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冷静、客观地分析得与失,为后来事做好筹谋,才是相对成熟的做法。
一年多的研办助理工作经历,的的确确助我成长,也让我自己心,不再全心全意敷在科研上。至少在读博前半段的时间里,并没能及时调整重心,达到知行合一。当时L老师的提点,未能在自己身上产生实际的效用。
反思看来,这关键还在于自我的心智不够成熟,不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而去年刚毕业的卢师兄,却是一个好的榜样,可以供自己做参照。
5.过去的自己,有着太多的限制性观念。而且,诸多的观念都是不利于释放自我的。
另外,老妈的自律深深影响着我。让我束缚得过于紧切,没能在必要的时候自我松绑。而这些恰恰是我接下来的日子里,亟待成长与突破的方面。
6.自小形成的优良品质,我仍需传承和保持下去,但必须学会与时俱进,自我包装起来。这样才能和周围的人群和谐起来。否则,就像东北老话讲的,“老猫炕上躺,一代传一代。”这是习惯的传承!而我就显得有点食古不化了,并没有适宜地调整,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
还有,之前的学、习所存在的巨大问题,就是行道不力!所以,从当下开始自当尽量以“上士”为目标,古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因此,做到解行相应,而且要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去身体力行,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最终期待在将来的某些时刻,能得到明师的点悟。
7.男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女人多是来成全男人的!
家庭的负担,会让男人成长成大男人!从这个角度去看,老妈是个好妈妈,但却不尽然是个好女人!她没有走出自我设置的牢笼,也想把爸爸一起关进去!老爸他也是有自我的,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谁都奈何不了他的。
老妈自知自己见识是有限的,但她仍然会用她的爱来限制我和妹妹,还有老爸。她没有错,关键在于我自己面对她的爱与限制,如何因应。若我单方面地妥协,那就是认命。如果我单方面地逃离,那就是不孝。最合理的就是兼顾,既受到、甚至是乐于接受老妈爱意的满满的限制,也同时寻找合适的契机,突破这些桎梏,实现自我的提升与进化,真正地、柔和地去做我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道。
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的幸福,是要顺天知命来证得的,毕竟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成就那个理想的自己。
9.人要有自己的范儿,“我乐意这样活”!尤其是女人,都会有这样的一面。
奉献并合适地享受生活,也就是得有点儿情趣。合理地装饰自己的生活,展示一些情调也未尝不可。生活方式和生活法则因地制宜就好。
10.自我是不能乱变的。每一份经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获,各取所得,无须与别人相比。
11.人需要有自己的底线,同样也需要有自己的标杆!
心想事成绝非一句空话,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实事求是就是趋近的道路!
12.一个问题留给自己——真的能理解、我看懂我的人,只能是比我更成熟的长者吗?哪个他会是其中的一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