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们先看看以下几个场景:
1、妈妈对着四岁的孩子说道:“叫你不要和某某一起玩,我说的话你怎么就是不听?”
2、一个七岁的孩子正和妈妈斗着嘴,妈妈质问:“你说你错没错?”孩子说:“没有。”“还敢说没有?”“就没有!”……
3、妈妈对着初二的女儿说:“今天天气冷,要把秋裤穿上。”女儿说:“没那么冷,跟昨天差不多。”“我让你穿你就穿上,我还能害你不成。”“我不想穿,不穿。”“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我是说不动你了。”
再比如说,以下的对话,咱们是否常说,或心底是否常有这些想法:
1、我就不信今天我治不了你。
2、我说的就是对的,不要跟我强词夺理。
3、今天你就得听我的,不听不行。
最近两年,有个字深入家长与学生的心,那就是——卷。家长们会说,现在太卷了,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中考、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们会说:某某,太会卷了,每天晚上学到十二点。
在这样一直社会普遍认知为“卷“的时代,还会有一些焦虑的制造者或贩卖者,推波助澜,煽风点火,鼓噪着,推高家长心中让孩子赢不能输的心态。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个口号好像被呼喊了二十多年了,还有比如“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寒暑假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等等宣传语,都强烈刺激着家长的心,告诉家长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比赛,势必要抢占先机,找准时机,用好战机,集中力量,一定要取得胜绩。
其实,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场马拉松,一场自主的长跑。注意,并不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也许路途中有同行的伙伴,是相互鼓励,激励的同伴,并不是竞争对手。长跑是需要耐力的,如果只有一个人跑,想完成远全程难度很大,但自己前方的不远处,有一个引领的同伴,就会让自己觉得不孤单,有可实现的信心。首先说,自己跑得怎么样,没有输赢可言。孩子成长的初期,需要家长的陪跑,引领他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孩子自己喜欢的路线,慢慢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前行,去完成属于他的马拉松行程。至于起点在哪儿,没有一个准确的线,因为有的孩子的家庭环境营养丰富,三岁开始就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胜任感等,那么这时候就可以算作是他的马拉松的起点;可是有的孩子被动地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后又选择躺平,不愿独立去闯,只想做个“妈宝”、“巨婴”,可能这时候也还不能算是他的马拉松起点。所以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在哪儿,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其实是不尽相同的。
这些年,所谓的起跑线不断地向低龄段推进,从高考下移到中考,再从中考下移到小升初,再下移到幼小衔接,再下移到早教,甚至到胎教,焦虑的父母心中的底线也是一降再降,其实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心态使然,别人这么做了,我也不能输,也要这么做。别人家孩子上了什么班,我也要我的孩子上,不能让孩子输。其实无非都是父母的输赢心在作祟。那么父母就不能望子成龙了吗?并不是,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的未来是没错,但是不能狭隘的认为:我的孩子要想有好的未来,就是要赢,就是比别的孩子优秀,要比别的孩子强。家长更不能只拿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作为唯一指标。
为什么家长会那么在意孩子的输赢,想来可能是源自以下几条原因:
1、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心理学认为人的焦虑底层都源自恐惧。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未知可能,是具有恐惧感的。尤其是孩子在就学阶段,总有分数排名直观体现。家长就在成绩中,排名中对孩子未来的可能进行演绎,而人类又有着“负面偏好”的基因存在,家长推演的结果又往往多是向“负面”偏移的,于是不自然的产生底层恐惧。那么如何降低这产生的恐惧感,家长的应对机制自然地会去找到对标的标准,要比某某考得好,要在班级排到多少名次等等。有了这样的目标,至少可以让家长觉得孩子的未来是可预见的,似乎把不确定性进行了量化,找回了一点踏实稳定的心理状态。岂不知,人生一场,一路走过会遇到不同的风景,没有千篇一律,没有绝对模板可套,孩子也有体验自己人生的权力,而不是一切按照家长预想的路线走下去。家长需要放下对未知的恐惧,内心接纳孩子的发展是动态长期的系统,接纳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
2、唯一具有可量化的标准就是成绩。
孩子在幼儿时期,家长的焦虑相对较少,比如孩子说错一句话,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可爱,虽然用错了词,但是又掌握了一个词语。家长也会记录下孩子成长中的这件趣事,并称之为“童言无忌”。然而,在孩子入学之后,如果看到孩子用错一个词语,即使不会指责,家长趣对事件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这是因为,在孩子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是最直观的,家长更易于看到结果,更易于对比,从而直接拿作标尺,来衡量自己的孩子是否符合预期。这种对比心态,内在同样存在着输赢的潜意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以成绩这单一维度来衡量,除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孩子在人格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在有的家长那里,会一叶蔽目,应该是家长的懒惰使然吧。人最常见的两种思维模式是:反应式心理模式与分析式心理模式。只看重成绩分数的家长,往往是反应式的心理模式,看看孩子的成绩时,大脑的动作都是全自动化的进入输赢对错衡量模式,开始评估危机。甚至有的家长会认为输掉成绩就输掉了一切。我们也称这种心理模式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同样作为一位家长,我也深知在这个时代,家长是不可能不关注孩子的成绩的,但是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的心态,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面对孩子成长路径中出现的各种状态。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虽不可能特立独行,但是还是找寻自己的节奏,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做一条自主把握风向的帆船,也可以说是“卷入”但不被“淹没”。
3、家长的人格复演。
家长自身在童年时期,在原生家庭中受到权威的输赢评判,拿自己与他人做对比。导致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做出类似的潜意识行为,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未完成事件,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需要。这一条也是最难被发现,最难被家长意识到的隐藏原因。有的家长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自己输赢心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童年经历。特别是有的家长是可怕的“毛病发现者”,特别容易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这个时候,家长其实是借着孩子的成绩不如意,复演着童年时期的权威与自己心底的那个内在小孩在对话,却不自知。
对于父母的输赢心的这三条影响因素,该如何破解呢?
唯一路径就是父母自身的学习成长。在心理咨询中有一条基本原则:谁痛苦谁改变。如果父母纠结于孩子的成绩、输赢,内心产生恐惧,焦虑。那么要成长要学习的就应该是父母。不能企图通过操控孩子的行为,企望改变孩子的成绩来降低家长的焦虑。
家长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调整家庭教育理念,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调节自己的认知逻辑。
下面简单提几个认知方向,供大家参考:
1、对孩子关注点的调节。
焦点放在孩子自身,而不是成绩考分。
对比放在纵向改变,而不是横向层面。
关注放在过程督促,而不是结果赢输。
父母的关注点很重要,焦点不同,观察分析就会不同。对于孩子的成绩,我们要关注孩子自身是否满意,是否有总结反思,而不是仅仅关注分数。对比而言,家长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可以利用时间轴和以前孩子的表现做对比,引起孩子的反思。勤快智慧的家长会把日常的督促作为重点,而不是等结果出现时只会抱怨输赢。
2、家长要学会延迟满足。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延迟满足”的实验,它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的一个实验,也叫做“棉花糖”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告诉数十名儿童,对于桌子上的棉花糖,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吃掉,但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米歇尔在分析实验问卷的结果时发现,马上按铃的孩子在家里,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实验说明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有着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中高考是最具公平的机制了。有了这个公平的标尺,家长们会自然地拿它作为衡量标准。因为中高考时间是固定的,学习复习是有明确时间节点的。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节奏和时间,家长拿着固定的标尺去衡量动态发展的孩子,就会出现有的孩子赶不上节奏的现象。家长就会希望孩子提高效率,或者帮助孩子加快节奏,这个班那个班,希望带孩子快跑几步,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家长急功近利,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输在起跑线,途中跑也一样不能落后。在一场马拉松长跑中,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节奏,不急于求成,家长自身要懂得延迟满足。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驱力、自信都不是一天就能养成或改善的,家长坚持在过程,对于结果要延迟满足。也可以理解为大家常说的“静待花开”,又或者说是“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
3、父母不是要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在生活中两人从不吵架,不管谁对谁错,钱钟书都会让着杨绛。
杨绛问钱钟书:”为什么每次吵架你都让着我?有时候我反思是我的错。”
钱钟书微笑着说:“因为你是我的妻子,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赢了道理,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婚姻的全部。
家是有温情的地方,父母与孩子也一样,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若是一味地为了输赢而理论计较,摆事实讲道理,势必会伤及亲子间的感情。
父母要放下心底追求输赢的胜负欲,不要把孩子听话作为标准。如果家长赢了对孩子的掌握感,那么自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主感。父母放下“赢”孩子的心态,放手给孩子自己,让孩子赢得自主发展的空间。
上面说了这么多输赢,其实最想说的是:孩子的成长没有输赢。
马拉松可快可慢
父母智慧陪伴
懂得逐步放手
哪怕沿途多有零乱
孩子自主前行
追寻诗与远方,实为所盼
终归渐行渐远
愿他
路有风景,阳光灿烂
如有风雨,亦是体验
如果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应该是父母。父母自成为父母的那天起,就应该去成长,去创造有营养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营养丰盈的成长土壤。要先于孩子的成长,营造更能涵育孩子成长的容器。
如果家长错过了孩子的安全依恋期,错过了孩子自主意识的萌芽期,错过了孩子的青春期,……那么也不晚,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提升,去成长。所以说需要弯道超车的,也应该是父母,在相较其他孩子的成长环境营养不够丰富的条件下,家长不断学习成长,言传身教,提升自己的前进速度,超越以前的自己。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接受采访时对家长们说:家长要思考养育初心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教练、保姆,还是伙伴、顾问?我们的孩子最终会有自己的人生,我们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就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推动他们独立思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所选择的领域作出新的贡献。让我们少一点强调考试、分数、输赢,把真正的学习乐趣还给他们。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作者:戍雪虢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