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恰到好处。
继续阅读《教育力》,记下深思的地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渐渐喜欢上该门学科,乃是教师的魅力所在。就算花上一年的时间,仍无法让学生产生好感,也应运用强制力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习,以换来学生日后的感激,而这不正式教育潜移默化的美好效果吗?
这句话中的“强制力”对我震慑比较大。如果强制的是比较理性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当初的强迫或许能换来日后的感激,要是遇到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要说日后的感激,恐怕当场就会让你后悔不迭的。在这个恐真教育的年代,我们敢去强制吗?虽然对我们小学老师来说,强制的成分不是很多,因为我们可以操作的方法和形式要多一些,我们更多的是去唤醒,去激励。不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这的确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教育是一种虚幻无常的工作”,身处教育界,你的付出未必能得到明显的回报……,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好要有足够的韧性,如此才能将学共处的每分每秒都当做某种庆典般欣喜地开看待……教师就是蜜蜂。
这段话对我来说是那么的受用。前几日的烦恼中,似乎也牵扯到孩子。其实孩子也没犯什么错,即使他们犯错了,也是值得原谅的。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琐碎的工作中找到些许的幸福与快乐,那他的职业生涯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欣赏学生,这个观点是近几年我才学会的。欣赏学生每一次的反应,哪怕是出格的,不着边的,也应从这些旁枝细节中感受到我们的存在是一件太有必要的事了。要把这种“虚幻无常”变成“幸福就在身边”,我们才会乐此不疲的做下去。
——当今日本教育界的目标之一,便是将学生训练到能够将自我的想法归纳整理至某种程度,然后顺利地表达出来。
从一年级开始就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不管哪门学科,都应该训练。特别是说话的姿态温文尔雅,说话的语气不卑不亢,说话的顺序有条不紊,这都是我们应该落实的。反思自己的课堂,做得还比较弱。以为数学学科多去理性了,课堂上还是有少部分的沉默者,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怎么样呢?记下,记下,去做。
——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大致上可分为专业能力与性格魅力两方面。前者指的是在知识、专业性上具有相当优异的条件,或是在该领域有绝佳的表现;后者是指包含沟通能力在内的个人魅力……因此,我们只要观察课堂上的气氛和学生的情绪反应,立刻就能知道讲台上的老师其教育力是强还是弱……学生的注意力有多集中,就可以看出那位老师的教育力有多强了。
很在乎这段话。因为能够说到我心里去。记得吴正宪老师的那句“人课合一”,我想就是从这两方面来说的,课堂设计贴近学生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老师完全融入到课堂体现自己的性格魅力。每次听课的时候,也确实能感觉到老师完全是跟着教学设计走,人与课是分离的,看大师们上课,那就是跟着学生在走,人与课是一体的,这种课才是过瘾的课。“人课合一”,理想的课堂!
继续读,因为“凡是长期有阅读习惯的人,都不会怀疑读书的重要性。只要你拥有一颗向学的心,必然会热爱读书;而且书读得愈多,你的向学心也会愈来愈强烈。”
没错,我有一颗向学的心,所以,继续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