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剽悍读书营4连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作者: Shirley亦亦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08:36 被阅读0次

前天在书店泡了三个小时,期间听到三个人说了同一句话:这是鸡汤。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对“鸡汤文”避之不及,如同躲瘟疫。偶尔在人群中拿起一本书打算品味一番,旁边就有好奇的脑袋探过来:

“呦~看鸡汤呢!?”

“你在看什么书啊?!”

“她在看鸡汤”……

谁都知道这是贬义词,无奈的是,你能说什么呢?

“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鸡汤之过,不在纸上谈兵,在于听的人力不能行

不难发现那些鄙视鸡汤的人,基本没有阅读习惯,大多是读书无用论者,为什么这么说。且看ta们怎么定义鸡汤的。首当其冲的是成功励志类、人物传记、哲思、文学文艺类、灵修、心理学、个人成长、甚至经济管理也难逃诟病,这么一看,是不是基本无书可读。

你说只读经典,好!我想说件实事,有次朋友陪我去图书馆,对方也是瞧不上小众作品的,参加工作以后除专科以外基本没有阅读量,宣称非经典不看,选了一下午最后抱走了一本《国富论》必看经典,嗯!我说:“这也忒厚了吧,你确定你会看?”

“估计一年都看不完,说不定的”

往好了说花一年时间勉强看完,现实一点,这书只是挪了个地方继续耀武扬威。对于一个非经济领域且无阅读量的人来说这阅读体验必定是枯燥至极,个人认为一开始培养阅读习惯和乐趣是最重要的,一上来就挑这么难啃的骨头,会起到反作用。对于这位朋友我的建议是读点心理学鸡汤,多去了解、认知自我。懂得自己的认知需求是来自内心还是被外界他人的声音绑架了。不妨问选择本书的需求是什么,想获得什么知识,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多对自己提问,而非只是觉得这是一本人人称赞的经典名著。

在古典《跃迁》这本书里提到:知识的源头。大意是说知识的源头如同河流的源头一样,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海,源头却很细,因为那是发源地,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浓度和质量极高,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最后都勾兑成鸡汤了。听起来振奋人心,跃跃欲试。如何辨别和找到知识的源头?例如一手研究论文、各行业创始人、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高略难懂的书籍和文章,前面提到的《国富论》。

无独有偶,在读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里,说:一个领域的全部知识就是一棵大树.。

根部是创始人和他最重要的2-3个弟子,树干是这个专业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要完成的使命,树枝是后来演化出的各个流派、分支。

建议是想进入一个领域,先要把根部扎稳,反复精读开山祖师的书,把笔记写到烂、甚至到能背下来的程度,接下来和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了解树干的使命。如此一来基本掌握了这个学科最核心的20%。

在践行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当然是我自己的问题,从普罗大众的角度来说,我承认自己认知能力有限,我捧着一本某专业的神作,心中腾起万丈光芒,然而,现实是明明知道这个字和词怎么念,组合起来却如同天书,欲哭无泪!

不是书本说的不对,而是我的认知效率太低!比起大神,不仅吃的盐比我多,且都是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专家级别的人物,触类旁通的能力更是我等望尘莫及的。敢于面对现实,才是真正的勇士。

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这个方法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可能建立一个良性的次第,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我。后来在《付费》一书中写道:知识原创者的东西往往很难直接被理解和直接应用,找到知识的源头很重要,但他们和大众之间需要解读者,例如现在互联网很多知识IP和教师这个职业,做的就是知识的解读。在信息和知识领域,解读、传授、传播这个环节依然很重要。

你不会要求一个婴儿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同样的我们也要接受自己在新领域面前就是一个婴儿,不可能站上去就会,所以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时间很重要。

无法将书里的思维、观念、经验转化到生活里实际运行,指导自己行动并达成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认知、见识、经历的局限。

王阳明有言:“知而不行,是为无知,要知行合一”。

听了那么多道理,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是道理无用、书籍无用,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当你尝试去思考、了解自己,有主见、有行动力,即使是鸡汤也能汲取到自己的需要的东西。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反鸡汤才是真正的毒药

“喜茶”爆红之后,随即出现与之叫嚣的品牌“丧茶”,我才知道原来丧文化这么流行,无论喜茶还是丧茶,本质上都是茶,鸡汤和反鸡汤,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碗鸡汤,而且反鸡汤的毒性更大。

任志强牌反鸡汤会跳出来说:“任志强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曾是商业部副部长”。

王石牌反鸡汤:“王石不会告诉你他父亲当年是王震的部下”。

你谈奋斗的故事吧,反鸡汤的会讲一个富二代奋斗赚了500块,然后继承家产的故事。

粗俗的人开始嘲笑精致的食物,不学无术的混混开始否认博士的价值。

笨蛋嘲笑智者想太多。

说脏话不是没教养没礼貌,反而是性格直爽和不矫情的标志。

一个女生若喜欢文学和艺术、吃精致的料理,她有可能被贴上“喜欢享乐、做作”的标签,反之,喜欢吃路边摊,热衷考窜和麻辣烫,就会被认为好相处、率性。

..........

肚子里没半点墨水的人,反而居高临下的鄙视写鸡汤、看鸡汤文的人,仿佛不鄙视鸡汤文的人,就该死,看鸡汤的人都是内心很脆弱的白痴,只有消极颓废才是真性情,积极阳光都是鸡汤,请容我直说,这些人真的很可怜、也很可笑,不妨看看他们的处境,就懂得我为什么说完全没必要在意他们怎么说。

总之,他们会找各种负面理由,告诉你:认命吧!你就是个穷屌丝、再努力也就是这个鬼样子,人家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不是有背景就是天赋异禀!然后名正言顺的拉着你一起丧。

这些糟糕的文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的,细思极恐,看似很有味,其实是砒霜。

不妨推敲一下,即使任志强有个副部长父亲,给你同等的条件,你行吗?有这个能力吗?如果没有,该干嘛干嘛去吧。

身为普通人就只能混吃等死吗?努力真的毫无意义吗?看看你周围的人,不难发现,有些人真的活得很励志,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大小不等的成绩,虽不能比肩知名人物,但足以证明努力的意义。你说鸡汤有毒,你觉得反鸡汤能给你带来什么呢?

所以,别惧怕那些言语,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又把自己放在何处呢。我不为自己看鸡汤感到羞愧,人生中很多个时刻都是因为一句话、一本书和一个故事治愈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能说出我心中所想,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革新了固有的观念,得到新的认知.....都是这些鸡汤啊。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鸡汤就真的该死吗?

那些天天把鸡汤挂在嘴边的人,可知心灵鸡汤的来历?

“心灵鸡汤”是舶来品,美国人发明的,说到对它的热爱没有哪国人比得上美国人。风靡全球的《读者文摘》就是其中之一,美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科学家、明星、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哪个书柜上没有心灵鸡汤,你看到他们穷三代、毁一生了吗?这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脆弱,寻找心灵慰藉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反鸡汤的人不一样在为自己的懒怂搓找理由吗?

佛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从某方面讲人是十分脆弱的物种,很多事情,我们都控制不了,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所谓境由心转,就是这个理。

鸡汤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活着,需要意义。

年轻人是一茬一茬进入社会的,而刚入社会的他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身边又缺少良师益友,心灵鸡汤对年轻人是刚需,给予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当然,也看那种品牌的鸡汤。不同的厨子烹制出来的质量不一,给你心灵触动程度自然也不同。

那些痛恨鸡汤的人,归根结底是认为鸡汤无用,改变不了自己的处境,即升不了职也加不了薪,也没能让你飞黄腾达衣锦还乡,没有实际价值。可是,鸡汤文从来没说自己有用啊!它从降生的那天起就从未打过普渡众生的旗号,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它只是浮华世界中的一方净土,不求读后能够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只求能温暖心灵重塑希望,让你善意的看待未来和远方。

罗永浩说起自己是怎么在几个月的时间,从英语学渣锻造成一个新东方的GRE老师,租了一个破房子,几麻袋的书,里面除了英语之外,剩下的都是心灵鸡汤,每当他背单词背到想死的时候,就拿出一本书,看到一句:

“一切的成功,都是因为坚持”

顿时感到巨大的精神动力,回头又去背单词了,过几天坚持不下去了,又一次掏出一本心灵鸡汤,上面写到:

“行百里者半九十!”

把书一扔又回去背单词了。就这样,靠着几麻袋的心灵鸡汤的加持,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他自己的奇迹。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些成功人士只是分析自身时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共享,可能有些已经过时,或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原因存在,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找到一些规律,但没有办法找到一个保证成功的模板。

阅读本身是纯粹的,过于功利性是社会的浮躁,文字只是一种载体,它的本身并无力量和营养,真正的精髓,在于你如何解读和驾驭字里行间游弋的思想。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读书的道与术

读书的道,例如孔孟、老子、庄子、诸子百家,为的是培养心性和品格,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

读书的术,医学、管理、经济等书籍,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属于技能范畴。

道强者,以道育术;术强者,以术哺道。若二者皆无,以寻道为优,道不得,退而亦可求术。

道是根基,术是手段。道如灵魂,术如身体。

古人有曰,以道驭术,方能长久。

中国传统所推崇的价值观,讲究道术结合,而道的方面,需要的就是鸡汤,这个不能保证成功,但能让你脚踏实地,不怨天尤人,持续精进。而术的是行动指南。

我举个例子,那些说到烂了的大道理,不知道你们实践了多少。在灵修里面说的最多的是:活在当下,身心合一时,内在才会强大。当时我有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就是没办法体验这种感觉,光意识层面觉醒的力量,还是很孱弱,直到我误打误撞开始习练瑜伽,在体式、冥想和观呼吸的过程,体会到了身心同在当下是一种什么感觉,而后对过去阅读的灵性成长的书籍才有了实质性的理解。书籍告诉我的是道,而瑜伽和冥想就是术,是链接身和心的桥梁和一个渠道,当然,术有很多,例如写作、徒步也是,找到适合自己,道与术二者的良性结合, 很多时候在于一个平衡的把握。

鸡汤无处不在,用不着抵触

你或许可以选择不看书以免喝到鸡汤被人笑话,但你追的剧、看的电影、综艺节目哪里没有鸡汤味,家里的父母长辈、公司的领导、知心大姐、人生导师哪个不是煲鸡汤的高手,从古至今,就没有消失过得迹象。

追过剧吧,《我的前半生》一个整天只知道买买买的家庭主妇,脱离社会N多年,离婚后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然在职场开挂走向人生巅峰,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你去问那些职场叱咤风云的人物,这绝对是痴人说梦。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摔跤吧,爸爸》励志吗!?很励志啊!看完之后热血沸腾,我看到了梦想让这位伟大的爸爸变得无比坚毅,他可以忍受别人的讥笑和嘲讽、戏谑,只想为国家拿到金牌。姐妹俩从一开始对训练的逃避、感到痛苦,到最终从内打破成长,只因找到使命感:改变自身的命运、为自己、为身后千千万万的印度女性。父女三人一起冲破世俗的眼光,顺利通关。这里面也包含了道与术的较量,影片中的父亲除了摔跤技巧以外,他非常智慧。他或许不是最专业的教练,但他是最懂女儿的人,无条件的欣赏和支持女儿的人,而教练则以技能为主,对自己术业这块非常自负,然而,赛场高低立见。

《奇葩说》看过吧,正能量、鸡汤味十足。陈铭是个擅长用正能量辩论的人,只要他上场,对手就会嘲讽的说:“你又要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了!”

此话一出,仿佛自己就高大上了,站在道德的角度贬低他人。可是,整个节目组,岂止他一个人鸡汤。马东说的话,鸡汤不?康永哥鸡汤不?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意思就一个:劝君多读书多思考,迷茫的时候少说多做,遵从内心,才会稳定心性。

要反的不是鸡汤,而是伪鸡汤,就是爸妈朋友圈转的那些养生偏方,颠倒三观的视频,才是真的祸害不小。它们有一下几个特征:伪科学、断章取义伪因果、张冠李戴伪真理,比如那些马云说、鲁迅说;伪命题,还有那些鼓动人心、煽动性强,几乎不留思考空间,比如有些广告文案写的我心服口服、自发自主掏腰包。

真正有思想内涵的人,一定是包容的。

TA从不标榜自己,也不会给别人贴标签。

这句话,也是鸡汤。

相关文章

  • 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前天在书店泡了三个小时,期间听到三个人说了同一句话:这是鸡汤。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对“鸡汤文”避之不及,如同躲瘟...

  • 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鸡汤文的名声开始变得不好。从曾经的"心灵鸡汤"节节败退,到现在,居然变成了"毒鸡汤"。现在一...

  • 做自己

    我心里不服气:凭什么家境不好就被人看不起?凭什么没有工作就被人看不起?凭什么长的不太漂亮就被人看不起?我就生...

  • 加班?老板没有给我发工资啊

    Spenser说 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 不加班,都对不起自己的工资。 我说 老板,我凭什么要加班 我是年轻人,我...

  • 混迹职场,偶尔也需要给自己来一碗鸡汤

    文/米衙 鸡汤与反鸡汤 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了反鸡汤主义。这些人看不起鸡汤,认为鸡汤有毒。相反,他们喜欢干货,仿佛有...

  •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基础的哲学观了

    年轻人,你怎么看加班? 朋友圈最近妥妥的被spenser chen的那篇《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刷屏了,...

  • 看不起网红?你凭什么

    这两天热搜被郭天王娶网红女友的消息霸屏了。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方媛是“一只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媒体也从各个角度含...

  • 你凭什么看不起女性?

    不可否认,在这个所谓的新时代,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存在。多少人认为女孩子就该念书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彷佛一眼看...

  • 你凭什么看不起别人

    大一的时候,学生会会长为了为了促进班委与学生会干部之间的感情,举行了一次聚会。 聚会上,有一个位置一直空着,会长还...

  • 不加班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spenser有一篇文章《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就问你,凭什么不加班?凭什么三个字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轻人,你凭什么看不起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jw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