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篮球世界杯中国队接连惨败而出局,似乎曾经那个本用于寄托挽回足球颓势的男篮,却也加入了男足行列,成了那个付不起的阿斗
女足曾经辉煌过,女排也辉煌过,前提都是在没有聚光灯的情况下;有了聚光灯之后,也就没有了辉煌
活在当下,投资未来? 无非是个比较罢了,取决于别人是卷当下,还是拼未来; 这个“别人”,取决于圈子和环境;
圈子内的人喜欢什么,自己大概率是要同化的; 习惯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力; 一个坏人突然做了件好事,人们会说他其实本质善良;
一个好人突然坏了一次,人们会说没想到他是这样的坏人; 到哪评理去?
去年底世界杯开始,让我想起了曾经“卷”足球的孩子,不只是足球,从钢琴萨克斯到兵乓游泳, 这是属于过去一代的“鸡娃”;
未来呢?从编程机器人到综合素质,从演讲领导力到文学高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比拼; 比拼的领域不同,但本质上讲,都是一个人比人;
以前说过,过去之所以学钢琴,是因为上个年代,钢琴代表贵族,是金字塔顶的东西; 普通人学,不是为了弹好钢琴,更不是为了快乐,当然不可能是为了音乐;
学钢琴,是为了借助钢琴这个突破口,融入上流社会,接触到高级圈子,亲近高级资源; 在如今,钢琴已经失去了“社交属性”;
新贵族的娱乐是什么?钢琴的门槛不再高,就要搞出更高级的门槛,比如马术或滑雪; 普通人买得起钢琴,总养不起马吧?你们再开启新一轮内卷吧,卷出来的就是精英,上流社 会刚好接纳这些精英为之效力;
这是资源上的卷; 另一种卷,是产业上的;
从过去的汽修到厨师,从计算机硬件到编程,产业在升级,卷的领域也要随之升级; 这种卷,为的是取得一只靠本事吃饭的碗;
但是,广大百姓对于时代并不敏感,更不会分析政策,只会随大流; 当卷出来的时候,发现时代已经过了;
于是,学硬件的,根本进不去大企业,只能在中关村修电脑; 学编程的,目前还能进大企业,但 35 岁就被淘汰掉;
这类人缺乏对环境和趋势的判断力,所以往往被第一类人所拿捏;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拼死拼活账户里没多少钱,有人天天轻松,却豪车别墅;
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垄断阶层的信息渠道,底层人也可以看得到一些机会; 于是,大家争相当网红,主播,带货,年轻一代不再重视学习本领和知识,而是去到了主播 世界里内卷;
我不否认短视频是趋势,也愿意在未来尝试; 我也不否认奶头乐的作用,但是随手拍,无脑情景这种东西充斥着网络,他们现在有多爽, 未来沦为数据的时候就有多惨;
说回世界杯,借用热点谈一谈一些现象:
赢重要,还是钱重要? 赢代表荣誉,荣誉代表未来的地位,地位代表未来;
钱代表盈利,盈利代表地位,地位代表现在; 足球讲的是“赢”最重要,但有一个问题,赢了冠军,也不会给所有人涨工资,但球星可以 获得奖金,广告等收入;
那些嘴上说只为冠军的球星,一定是他们已经不用再为钱而发愁; 没有豪宅的时候,一定要的是合同,有了豪宅,才会谈冠军;
教练也是一样,都是拿合同的人,中小学生比赛,校队教练用人的时候,谁的家长给钱多一 点,就安排谁的孩子上,那赚的可都是自己的;
教练都能被收买,小球员又怎么会有抵抗力呢?对面家长给我钱,让我放水,帮助他的孩子 多进几球,慢慢的,每个进球就有了市场价;
中小学生能买通,养成习惯了,去到大学自然一样; 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也有市场价,能进大学校队,何其风光;
高校都这样了,职业队自然不能落下,管他比赛和青训呢,各大首富们要的是即战力,即战 力才能短时间带来无限风光,毕竟,做地产和互联网赚钱,追捧的人太少,拿了冠军,大家 才知道恒大和皮带哥;
既然球队和老板都这么生意化,那球员又何必在乎冠军呢? 赚钱才是王道,踢球只是过场;开设培训班,收取高额学费成了风气,小球员的培训好不好 不要紧,赚到家长手里的钱才是目的;
所有人,要的无非是一个存在感,不管是通过金钱,还是荣誉得来的,人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被认可; 家长为了让孩子踢上球,再给教练掏点钱,再买通一下对面的孩子;
从青训到球员,从俱乐部到老板都这样,足协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你们大家都赚钱,我足协没多少经费,眼红得很呐;所以设置各种指标和罚款,谁有钱给谁 发绿卡;
中国足球闭环就形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