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白课堂 | 写作的真相简书电影
《万箭穿心》:一部看了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

《万箭穿心》:一部看了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

作者: 陶六十万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19:52 被阅读164次

    2012年在国产电影《万箭穿心》公映之前,有个小范围的试映活动,李银河女士抱着不情愿的态度被拉去看了,结果看完之后她说:“......原来一直觉得中国电影还没有到可以看的程度,这部电影竟使我改变了看法。”她评价这部片是继《雷雨》之后最好的一个悲剧

    ——

    电影导演王竞,自然不能跟位列仙班的大导演比名气,但是他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的身份还是得提一提。该影片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影片,豆瓣评分到8.5,豆瓣竟没有努力让这部电影上到9,这有点不可爱,看电影的人们哪,一边抱怨没有好电影看,一边把好电影埋进了土里。

    不过我们可以把它再挖出来。

    ——

    1.深挖主题

    关于这部电影的主题,我们可以挖到这么深的程度:爱和权利

    两个方面编织成人性的主体部分。在平常男女间爱的纠葛中,彰显的是男性和女性的权利平等,在电影中男人和女人分别站在pk台的两端,各自的爱和权利排列布阵,取其所长,攻其所短,如同一场混双对决。

    女权与男权双方恩怨纠葛由来已久,各自有着众多版本的或浅或深的论述,吵吵嚷嚷这么多年,段子数不胜数。而在西方成熟的理论到了中国,还得把我们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掺进来,于是中国的男权和女权之争局面来的更加复杂混乱,更加的斤斤计较,比如夫权,妻权,父权,母权等等,细说起来不得了。《万箭穿心》无法做到承载所有,但它做到了于迷雾中开一盏灯,透出了真相的光,窥到一二的观众要么动了怒,要么启了蒙,这就是李银河女士说的它了不起的地方。

    而对于男女之爱,敌意是隐性的,有时候是一拍即合的。但男人多是理性的动物,而女人多是感性的动物。即使爱的表象都差不多,但其内核是迥异的。男人的理性之爱和女人的感性之爱是两朵性格完全不同的花。如果男人的理性之爱是含笑半步癫,那么女人感性之爱绝不是一日丧命散,它是某种绵长的固执的慢性毒药。这两种爱的相遇要么以毒攻毒取得平衡,要么两毒相加,形成绝世奇毒,将大家都逼上绝路。

    影片中马学武的理性之爱和男权主义对上李宝莉的感性之爱和女权主义,天长日久,便全面点燃了情感、生活、方方面面的战火,波及到各种生活的细节,战况是惨烈的,即便有一方已经肉体消失,争斗仍以灵魂附体的方式继续深入,无休无止。而导演和编剧都极尽能事,通过角色塑造、镜头手法等手段,力求对整个战场做出最生动的演绎。

    2.威武的男权

    电影里马学武的脸上从头到尾写着两个大字:不服。虽然在悍妻的时刻施压之下他大多时候是沉默的,但他不是无计可施的,他培养了攻击型武器——儿子马小宝。面对妻子的出招,马学武会适时指挥小宝帮他回击过去,这是一种迂回而有效的反败为胜。表面上看这个家庭是阴盛阳衰,但实际上马学武的权利是不可忽视的汩汩暗流,它是危机四伏的,时不时会冒出来穿心一箭。因此“掌权”的李宝莉并不是有恃无恐的,相反她是焦虑的,因此她浑身是刺,时刻处于备战的状态。

    直到小三出现,宾馆被抓,使得马学武成为过错方。权利的天平这次是真的向李宝莉倾斜去了,一时间家里男人的权利空间缩了水,使得从乡下来的老娘刚进门就吃了大亏。

    但导演在随后并没有安排权利的真正翻转,而是用下岗事件作为催化剂,发动了一次男权逆袭的小高潮,男女的权利到了这里出现了一次你死我活的对决——马学武自杀了。他用他的死强调了士可杀不可用来每天侮辱这一点。所以你看这个传统的中国男人,他是怎么样都要赢的。中国传统的男权是很牛的,延绵几千年自成一套完美的体系,从没真正服过谁。

    有人说传统男人马学武的悲剧主要在于他娶错了老婆。如果李宝莉是个有文化的悍妻,局面说不定会不同,至少可以在他喝醉了酒吹共产主义的牛皮的时候,有文化的李宝莉可以同样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武器狠狠怼他几句,而他们或许就不会把婚姻关系经营得这么糟糕了。

    有一种男人,他或许在外头工作生龙活虎,游刃有余,在家里却是个不会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人,但过起日子却偏偏还要你哄着他,得听他的瞎指挥,因为那是他权利的必要彰显。这样的日子给脾气火爆的女人去过,火气的确是时刻都在被点燃的状态。

    3.女人的本能

    这一节题目本来应该是“女人的权利”,但这里用“本能”似乎才更能准确表达。

    李宝莉是不懂什么女权的,她的悲剧在于性格过于市井泼辣、肆无忌惮、没有耐性、强词夺理......等等。这看上去更像是在给中国女权主义抹黑,她搞得更像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么鲜明的一个女性符号摆出来,不知道编剧对她的这种角色设定是否带着某种暗示?中国的女权主义是否只有在这种极其特殊的女性身上才能有天然萌芽的可能性呢?现实的突破是如此的艰难,走的路全是极端。

    李宝莉仅凭着女人本能的是非判断在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还不能吃亏,不行就撒泼,她并不知道在一个家庭里自己应该有些什么权利、什么义务,男人面子的边缘在什么地方,进退的界线在哪里,所以她把自己的家庭烧得遍地战火却不知道战争真正的起因。

    李宝莉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底层的普通女人距离真正意义上现代男女平等的差距,中国普通女性距离真正意识觉醒的日子还有多远呢?

    电影中马学武被搬家工人的一句话击中,随后就向李宝莉提出离婚,他是受不了了。相近的情境在村上春树的短篇《背带短裤》里也出现过,里边有个55岁的日本女人,去德国旅行给丈夫买背带短裤作为礼物,却在购买的30钟内突然决定与丈夫离婚,她这是醒了。或许等中国女性意识积累到真正觉醒的阶段时,女人们面对的局面就不会像电影里这么糟糕,这么猝不及防了吧。

    4.爱的安放

    马学武爱李宝莉吗?

    答案非常的不确定,几乎可以约等于否定。

    李宝莉爱马学武吗?

    这个,你们说呢?

    电影里男女之爱的情节大致是男的早醒了,女的却还在做天长地久的梦,于是男的一句“离婚吧”,却催生出女人各种形式的挽留,但情况只会更糟。等到了马学武公然跟小三去旅馆开房的程度,李宝莉才一下子被打醒,慌不择路的打了报警电话抓嫖。原是要解解气,谁知道弄成身败名裂,毁了男人的前途。这都是冲动性格的罪。叫人怎么爱得起来,爱得长久。

    如果说在权利的pk中马学武借助了自杀、儿子的复仇、后来老娘的男权附体而大获全胜,那么在爱这条线上,他留下的无疑是败绩。

    在爱李宝莉这件事上,马学武早早缴了械,实际上电影中他是自始至终的都在恨,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爱一个像这样性格强势的妻子,他受的伤很重。但对于马学武的爱,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秘密:

    在马学武和李宝莉的每一次权利交锋中,每当马学武败了的时候,就是他最不爱李宝莉的时候,是他最痛苦、最过不下去的时候。他的权利和爱始终保持着共同进退。所以,是不是男人的爱从来都是离不开诸如权利、尊严、荣耀等等这些外挂的呢?我们可以由此推出男人的爱比女人的更加脆弱、更加善变吗?

    而李宝莉呢?她自始至终都在不管不顾的爱着。她一边数落马学武一边爱着他,所以遭遇离婚时她被打击的痛哭流涕。

    后来遭遇小三事件使她内心再次遭到巨创,她嘴不饶人的抓住这个把柄狠狠奚落他,但心里积的恨还是没有到超过爱的程度,因为她从没想要离开他。

    到了马学武自杀,尽管在遗书中没有找到任何被爱过的线索,没有哪怕是半个字的嘱托和念想,但她还是固执说:“我不会让这个家散了的。”照顾儿子可以说成母子亲情的作用,但赡养森森放冷箭伤人的婆婆这件事,如果没有爱的支撑是没有女人能做到这一点的。

    李宝莉对马学武的爱坚持到了影片的最后,熄灭在儿子小宝揭露的“真相”上,熄灭在小宝以父之名亲手扎在母亲心里的那一刀上。即便阴阳相隔了十年,但在这之前,李宝莉始终相信马学武死的时候,心里至少存有那么一点对她的爱。但是真的丁点没剩。

    对于这样一个女人,你不能简单的把无私之类的词丢给她,她也绝不可爱或者可敬,她不过是红尘中一个可怜人。但你不能不承认平凡泼辣的她是爱的强者。

    然而强者和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就算在爱的一较高下中她胜出了,但她的爱和她的权利一样都是无处安放。即使导演和编剧最后将建建塞给了她,这个女人的后半生也同样无法爱的自在,活得安然。

    要知道李宝莉vs建建,那实际是一场强强对决,他们于市井泼皮上棋逢对手,于狭隘狠毒处势均力敌,他们的组合是暴力对暴力的更大的悲剧。

    5.最佳镜头

    最令人难忘的镜头是十年转场开始的那一组。光影,颜色,宝莉的妆容,机位的高度,画面的构图比例,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最出彩的地方在配乐上,显出了大师级的审美和判断。

    此处用的音乐是极其的单调的,如果闭起眼睛单听没有任何的特色,与影像同步却能产生巨大的共鸣。音乐很短,甚至没什么明显的音律组合,却是一种暮鼓晨钟般的悠长,如同听到了一个人沉重的一生。

    6.结语:

    在男女之间爱与权利的漫长纠葛中,一代一代男女、新男女、新新男女在拼杀和进化,关于爱与平等的修正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男人如何体面的交权,女人如何不动声色的接管,这是个现象级难题,搞不好就会万箭穿心。跟风水无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箭穿心》:一部看了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kg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