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百万年历史决裂
耶路撒冷东北25千米的Tell el Sultan是《圣经》上反复出现的一个地名,1870年代,考古发掘证实,这里实际上属于《圣经》中提及次数更多的古城耶利哥的一部分。
耶利哥的早期人类遗迹超过一万年。
1968年,人们在叙利亚境内的幼发拉底河上建造塔巴水坝时,挖掘出一个人类居住了近4 000年(1.1万——0.75万年前)的遗址——阿布·胡列伊拉。
这个叙利亚遗址再现了1.1万年前的人类采集狩猎生活方式,和大约一万年前开始的初步的农业种植生活的轮廓。
学者将这种半定居生活的中东文明命名为纳图夫文明,时间在1.25万——0.9万年,生活在这一带的人群被称为纳图夫人。
人类迁移到中东地区后发现,即使定居在一个地点,也可以采集到足够的植物种子生存下去,于是开始了半定居或定居的纳图夫文明。
大约1.1万年前,气候更加温暖干燥,植物种子产量开始减少。
在不到1 000年的时间里,中东地区的各个定居点逐渐转向植物种子的种植,并且开始利用水利进行灌溉——农业出现了。戈登·柴尔德把这场巨变命名为“新石器革命”。
农业文明的出现
新石器革命的起源在土耳其东部的卡拉卡山,科学考察确认至今还有68种野生植物继续生长在这个山区,而且,现在全球食用量最高的小麦最有可能是在卡拉卡山区被驯化出来的。
卡拉卡山区丰富的可食用植物种子和种植技术,沿着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一直传播到地中海沿岸。
基因分析证明:欧洲的农民起源分为两种,大部分农业人口是欧洲原住民,他们学习和接受了农业。欧洲人,尤其欧洲北部的人群自己学来了时髦的农业文明。
双刃的镰刀
中国的植物品种没有中东那么多(新月沃土驯化的农作物为31种,印度——中国——东南亚合计11种),9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是粟米,扩散到中国北方其他区域。
M122是定义东亚氏族的M175上出现的第一个基因标记,在亚洲超过一半的男性Y染色体上都发现了M122。3万年前,M122首次出现。
M122,现在定义了中国农业人的后裔。
M119和M122都是M175的后裔,东南亚地区人群的Y染色体上同时携带M119与M122的人口超过50%。
各种学科的研究证实,农业的成就可能被过度夸大了,历史真相是农业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
第一,农业时代的人均资源,远远低于狩猎采集时代,农业使得人类大大降低了抗击自然风险的能力。
仙女木时期的农业人群可能经历了一段极其艰难的生活,但是继续狩猎采集的人群却没有受到影响。
仙女木时期系指冰河期结束时的一次反复,长达1千多年(1 300 ± 70年),气温下降8-20℃。1.28万——1.15万年前称为新仙女木时期,在此之前约1 000年还发生过一次旧仙女木时期,全球气温突然下降,时间长达300年左右。这次气温骤降,给新石器时代从事农业的的人类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
第二,农业人口的聚集生活带来的副产品是疾病的大量出现。
第三,农业时代导致社会的分化和阶层的出现。
吴哥窟建筑群是东南亚当时最强大的高棉帝国的统治者在9-15世纪期间建造的,该建筑占地1 000平方千米。这是产业革命之前世界最大的城市,其巅峰时代,容纳的人口超过75万,但是在15世纪却被放弃了,除了吴哥窟寺庙外,其他寺庙和建筑都被丛林掩埋。
疟疾在这座巨大的古城沦为废墟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疟疾原本是狩猎采集时代的一种古老疾病,后果并不严重。在定居和农业开始后,疟疾的威胁日益增大。中东地区水利灌溉为疟蚊繁殖创造了机会,吴哥窟周围的稻田水塘湿地也是疟蚊繁殖的好地方。
农业,就像一把双刃的镰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