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懂得这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造的

懂得这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造的

作者: 涂涂笔谈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22:38 被阅读0次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是《可塑的我》。

著名主持人蔡永康说过“15岁你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着,我不会;18岁时,你觉得英文很难,放弃学习英文。28岁时出现一个很棒但需要会讲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其实每个人在任何的阶段都有着自我改变的可能性。我们曾经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期待,但是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一步登天,背后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

前不久登上头条热搜的位光明就是一位塑造自己的人。位光明从小没读什么书,因为家里贫穷,他很早就辍学出来讨生活,靠着卖废品来维持生计。在简陋的一居室平房里,勉强度日。

可是只要一有空,位光明就在灯光下,拿着画笔,孜孜不倦地临摹大师们的作品。一画就是18年。他没有上过专业的绘画课,所有的作品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每幅作品里都倾注了他全部的精力。当他在网上卖出人生的第一幅作品时,才发现坚持多年的兴趣爱好会有人喜欢,并愿意付钱。

很快画画成了他的副业,找他画画的人很多,他甚至早上六点起来,晚上通宵画画,只为了那些素未谋面却信任他的人。

他用自己对画画的执着和热爱,谱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其实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可能改变自己;只要你能从限制性思维中解放出来,我们的人生永远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01 有问题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要花精力修补能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泛中年危机”。这是很多25岁-40岁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虽然,中年危机的潜伏期一般从25岁开始,但实际上根源出现在18-25岁。如果在18-25岁期间能够打好基础,那么,25岁-35岁就能够稳定发展并自我改变。

可是人到中年往往会遇到更多的人生挑战,比如单位裁员、父母老了,需要赡养、孩子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浮现出来。很多人开始力不从心,在生活的重压下有很多东西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作者在书中说,失控并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比如,意志力、坚韧的品格、良好的判断力、自控力等,都是在0-18岁时开始培养的。如果没有及时发展出这些能力,就会影响后续的发展,产生中年危机。

当生活处在失控当中,不可避免的就是焦虑和抑郁,造成失眠、疲惫和痛苦。

实质上,焦虑是一个晴雨表。他在悄悄提醒着你,你的决定有可能出了问题,或者你的能力满足不了自己的期待或者要求。特别是发现并不能靠努力就可以扭转局面时,焦虑就来缠着你,甚至把你吞噬掉。

抑郁出现时,则是提示你“这个地方可能不大适合你,你可能没有做出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比如,刚开始是跟对方正常讨论问题,结果,聊着聊着变成了争吵;有些事情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结果却“越解释越解释不清楚”。

待自己冷静下来后发现,因为执着于一个点,使自己陷入急于证明自己而变得急躁易怒的情绪当中,直到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做出冲动决定,造成后悔的局面。

其实,只要不陷入情绪,而是在体察情绪的同时保持清晰冷静地思考,我们就有了面对中年危机和大部分人生问题的良好基础。中年危机只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感到焦虑不是坏事,说明你可能要进入另一个人生的阶段了。

02、所有的特点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绝大部分人逐渐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父母的模样。究其原因,是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思维方式和所有的行为模式从小影响了我们的成长。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环境的一部分。

同时,周围的环境也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因素互相矛盾,那么,我们的心里就会有许多的困惑。如果这些困惑没有得到充分地解决,就会影响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贯穿在自己的人生中。

这些相互矛盾的影响和想法需要被重新整合,要不然,我们的内在会充满破碎和矛盾,不知道怎样看待自己。

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火影忍者》的主人公漩涡鸣人在出生之后成为了孤儿,因为成绩不好毕不了业,喜欢的女孩也看不上他,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失败者。可是,漩涡鸣人虽然各方面很失败,却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重新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来,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和障碍,一步步成为了人人称赞的英雄。

我们在自我的发展中,不是闭门造车,而要了解自己,看到自己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借鉴和摸索他们的成功经验。

在自我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一个人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伟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短板和脾气,普通人也会有自己的长处。于是,我们逐渐开始探索自己,接受所谓的缺点和优点,把他们整合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完成这一整合的人,面对优势不会骄傲,面对缺点也不会自卑到没办法接纳自己。处在这一阶段的我们,不再追求完美,认清所有的特点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因此,在20-25岁期间,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整合出来的自我也不一样,在整合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能力也会不一样。我们开始进行独立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关系,怎样去建立适合自己的关系网。

这一时期,我们需要把过去对于未来的想像进一步转变为现实,面对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计划。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事物,但不等同于频繁换工作,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一份工作,什么时候这份工作束缚了自己的发展,然后果断离开。

30岁时,我们需要不断试错,不断尝试不同领域的不同工作,重新找到自己的目标。人们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学习、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不断地试错中,我们才能够使自己快速地成长,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探索中,我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懂得要怎样去过更好的生活,怎样在生活中规避一些风险,什么更加适合自己。比如,有意识地放弃一些社交活动,放弃一些对于后半生没有积极影响的事情。我们开始面对现实,找到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结语:

心理学家王浩威说过“只要拿起桨开始划,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抵达一些目的地”。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朝哪个方向前进,总比留在原地要强。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我们需要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并抛弃那些不能满足自己的部分。即使生活好像一成不变,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我们也要尽可能地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做出真正的改变,而不是陷入对死亡的深深恐惧和绝望中无法自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懂得这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na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