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作者: 饼干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7:55 被阅读87次

          柳永认为有填写歌词这样的才能,是可以得到皇帝或者权贵赏识。当时乐工每有新腔,都要请柳永谱写歌词,使得乐调就传唱禁中,《倾杯乐》甚至得到过皇帝欣赏。词牌调里有时候后边常常有这个“乐”字。“乐”有两个读音,像《齐天乐》、《清平乐)、《中兴乐》,读如月(yuè),但是,《抛球乐》、《倾杯乐》读如勒(lè)。根据的是清朝万树(字红友)的《词律》。因为《词律)是以牌调最后一个字的韵目为标准来编排的。《词律》把《齐天乐》、《中兴乐)编在乐(yuè)的韵目里边。《倾杯乐》、《抛球乐》编在乐(lè)韵目里边。

            当柳永参加科举考试落选,不免发一发牢骚,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柳永还是很自负的,全国重视的科举考试跟鱼跃龙门,我却落榜,偶然间失去原来夺魁的希望。圣明时代偶然遗落了贤才,如何向?但是我自有才能,在创作中就可以比美你们卿相的地位。在国都汴京科考失利,但是这么多歌楼酒肆美妙佳人让我流连忘返,要把利禄的浮名丢弃,换成现在的浅斟低唱!

      这《鹤冲天》的词流传出去,所有落榜的人都喜欢唱传唱,当朝执政者自然反感。因此据说后来柳永又参加考试,皇帝一看名字(那时他本来叫柳三变,他有两个哥哥,叫柳三复、柳三接),说这不是写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词句的柳三变吗?他且去浅斟低唱好了,何用浮名?柳永受过这样的挫伤,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本以为填写歌词的才能是可以受到欣赏,他见晏殊“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可见在当时歌词的流行填写之中,一个是士大夫的歌曲,一个是市井之间的歌曲。两种歌曲他们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的。于是,柳永就因此在政治上常常遭到摈斥。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中国旧日教育,读儒家书,理想是“学而优则仕”。“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读书人一贯追求要在仕宦之中完成治国安邦的理想的。有人说他改名柳永,就因为人家说他“奉旨填词柳三变”,对他有成见。可是,也有笔记小说上说,因为他多病,永者,有长久长年之意。后来考中进士,他也只到睦州做了一个职位低下推官,才能一直得不到发挥。后来,国家有了祥瑞,天上有老人星出现,而且正赶上仁宗皇帝的圣寿。趁此柳永写了一首《醉蓬莱》的歌词,想赞美皇帝,中有两句:“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声脆。”宸游,指皇帝在宫中游赏,皇帝乘坐的凤辇现在在哪里?只能听到随风传度过来的歌舞管弦吹奏的声音嘹亮清脆。可是,没想到人的机遇有幸与不幸。“宸游凤辇何处”这六个字是仁宗哀悼真宗的哀挽联句,的真是不幸的偶合。而且后边又很不幸。柳永形容宫中风景用了“太液波翻”,水波在秋风中动荡,皇帝更生气了,为什么不说“太液波澄”呢?“翻”就是动乱不安,应该说“太液波澄,河清海晏”。所以,就把柳永的词稿掷之于地。

      因此,柳永词使词从“春女善怀”转变成了“秋士易感”的新的开阔的境界。词在初期都是以女性为主的,所写的相思离别都是闺中女子的寂寞心情,与中国传统有暗合之处。中国的美女思妇都是有喻托传统的。从屈原的美人有喻托,曹子建的《杂诗》:“南国有佳人,……谁为发皓齿。”《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都是借思妇为喻托,说是我盼望得到我所爱人的赏爱,都是“春女善怀”的感情。

      可是柳永不同,以一个男子的口吻来写羁旅行役,喜欢写秋天的季节,也最喜欢写日暮的景色。比如《雪梅香》“动悲秋情绪”是秋天的景色,而且是“楚天阔,浪浸斜阳”,是日暮的时间;《曲玉管》“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也写的是秋季日暮。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先说说,《雪梅香》句法和音调。穿插一个格律问题,单式或双式不是说一句的字数是单数还是双数,比如“昆明池水汉时功”是四-三的停顿,最后的一个音节是三个字,就叫做单式。如果是二-二-二-一的停顿,最后断为一个字,仍然是单式。至于所谓双式者,则是在一句之中,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两或四个字。在词调里边,如果双式的句法多,它表现感情是缠绵往复低回。如果单式句法较多,它表现的就比较飞扬悠远。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两个单式句子,“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是两个双式句子。“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两个单式句,是对偶对起来的。它在流利之中工整的排偶。“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又是双式句。它的单式和双式,单行和骈偶,是参差错落的变化。郑骞老先生曾经赞美的《雪梅香》说“此调流利顿挫,至为美听”,单式双式的流利与顿挫融合起来的,听起来非常悦耳。柳永除了长调的铺排、多层次的叙写以外、音调的流利与顿挫两种特质的结合也是很美的。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在柳永词中是包含了中国文人秋士易感的传统。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从李商隐“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到陈子昂《感遇》说:“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因为草木摇落而想到生命短暂,满腹才华的你完成了什么?这是有才志的人共同的悲哀,所以宋玉《九辩》中又曾说:“坎癝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寥落兮羁旅而无友生。”……这就是柳永的词何以常常写到秋天,何以常常写到日暮,符合中国悲秋传统共同的悲慨。

      以《雪梅香》为代表,柳永是把他爱情上的相思怀念和用世志意的失意落空结合。还要忍受道途上的奔波离别上的哀伤,仅仅得到了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的悲秋感情,常常都是在旅途之上,都是登山临水的悲哀和感慨。这就打破了五代写闺阁的内容,走到了开阔博大的境界,是柳永在词意境开拓方面的贡献。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在文学史上,总是把柳永和苏轼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柳永是淫靡的,苏轼是豪放的。苏轼多次表示“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俞文豹《吹剑续录》里记载他曾问朋友:“我词比柳词何如?”朋友对曰“柳郎中词,只好比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对于柳永始终是轻视的,但在赵令畤《侯鲭录》:“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段话。而且在宋朝很多人的笔记诗话都有记载。如吴曾《能改斋漫录》也记载了这段,不过说此话是东坡的好友晁无咎说的,还有诗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明代著名学者杨慎都在论词著作中也说过柳永词的高处不减唐人。

          每一个时代常常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特色。唐诗最具特色的毫无疑问是盛唐的诗歌,以气象取胜的,是可以与兴发感动结合起来说是一种兴象。“象”是形象,“兴”字代表感发。汉魏的古诗多是叙事的。《楚辞》里边的香草都是喻托,《诗经》的草木鸟兽都是比兴的发端,它们都不是叙写的主体。开始写山水大自然的诗是在六朝时代。汉魏六朝的诗是以风骨取胜的。等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从郭璞的《游仙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都是一个个图画,客观地刻画描写,他不把大自然的山水跟诗人自己的感发结合在一起。而一般说起来,结合在一起的是唐人,特别是唐人近体诗歌。李白有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写大自然风景的开阔博大,带着自己的感发,这是盛唐的气象、盛唐的兴象。还有杜甫的《秋兴八首》,王昌龄的绝句等等,都能把大自然景物跟内心的感发结合得恰到好处的。这是唐诗的特色。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而宋人笔记记载的,《八声甘州》这几句不减唐人高处,是非常有眼光有见解的: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眸!

            叶嘉莹写柳永有这祥三首诗:

            休将俚俗薄屯田,能写悲秋兴象妍。不减唐入高处在,潇潇暮雨洒江天。
            斜阳高柳乱蝉嘶,古道长安怨可知。受尽世人青白眼,只缘填有乐工词。
          平生心事暗销磨,愁诵当年煮海歌。总被后人称腻柳,岂知词境拓东坡。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读词时要注意音节顿挫,第一句八个字“对”字要停顿,词里有时要用一个领字,带出一个段落,一段一段向前铺展,才能敷衍成长篇慢词。钟嵘《诗品》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是阴阳之气感动了万物,而万物的变动感动了人的内心。风雨阴晴,节序推移,都是大自然的变化。因为是雨冲刷过,那秋天的景色就更加显得萧瑟凄凉了。周颐说“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清霜以后的秋风,一天比一天强劲和寒冷了,引起了一种“关河冷落”的感受,山上的关塞,河中的流水,都冷落了。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落日,那种时节的苍凉,苒苒光阴消逝的悲哀,都从“残照当楼”四个字表现出来了。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处”是每一个处所红花翠叶都凋零。“苒苒”是慢慢地移动,慢慢万物的芳华都过去了。“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所有有生命的都改变了,不改变的惟有楼前的流水,默默地向东流去。柳永写得完全是景物形象,带着这么多的感发且兴象高远。前边写的都是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唯有长逝无回是永恒。王国维曾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就是说人世间一切事物都靠不住不可信,只有“无凭”(也就是虚无缥缈的意思)是真实的。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与别人不同,在秋士易感、兴象高远之后,马上写男女爱情的相思离别。对家人妻子的怀念,“不忍登高临远”,一方面是我落拓无成,年华老大,生命落空的悲哀;一方是我为了蝇头利禄奔波在羁旅道途之上的悲哀。所以,不忍登在高处,望见远方的山水,我的故乡那么遥远,我想要回去的怀想真是难以收拾。想我的妻子在妆楼上举首遥望,盼着我坐船归来,每次看到天边有船出现,就希望船上有我,结果都错认了。她以为我不思念家人,可她怎么知道我,正是如此凝望远处,怀想家人。

            柳永当年在世时是落拓不得志的,死去千百年以后还有一个悲哀,是总被后人称“腻柳”,都说他虽有词调形式上的开拓,但是他写的内容淫靡俗滥、浅薄鄙俗。后人将柳永与苏东坡对举称为“豪苏腻柳”,柳永是失败了的一生。而苏东坡平生历尽苦难,是完成了自我的这样一个诗人。

            柳永所追求的功名则是有待的,是向外追求、封建社会不给他一个机会,他就没有了。他听歌看舞也是向外追求,当“狎兴生疏,酒徒萧索”的时候,他就落空了。所以柳永的听歌看舞感情和用世的志意两边落空了。于是他认为:“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这是落空无成的一生。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整理于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下】(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nc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