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贫困限制住了想象力,可你能想到国家级贫困县的领导竟然在喝“洗脚水”吗?湖南省安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最近因为县公安局半年喝掉600瓶白酒而被热议。
涉事领导表示,以前接待,以200多一瓶的酒鬼酒为主,一晚少则两瓶,多则五六瓶。“大家都觉得这么喝划不来,而且口感也一般(酒鬼酒:这锅能不背吗?)。”为降低招待费用,这安化公安局是“贫而不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领导们为节省开支,专门做了“调研”,找到违规品:80块的茅台镇酒。2016年6月,安化县公安局开始了“跨省买茅台”,违规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采购了600瓶单价80元的茅台镇白酒。截至2017年1月,该批白酒被县公安局机关食堂用于112次晚餐接待消费,其中用于内部违规公款吃喝22次,用于无公函接待消费90次。
人家明明喝的是茅台镇酒,虽不是千余块的茅台,怎么能说喝洗脚水呢,有这样的洗脚水大家都要喝。这就要提起茅台镇。
现在流传着一个“茅台洗脚”的段子,红军长征时路过茅台镇,战士们不懂茅台酒的价值,纷纷用酒来洗脚,后来发现酒的妙处才开始喝起来。澳大利亚作家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中就描述了这一故事:“在去往四川的精疲力竭的行动中,红军来到茅台镇···,红军的年轻人不习惯这种类型的奢侈品,有些人以为桶里的液体是洗澡用的,他们把饱受折磨的脚泡在里面!李德懂得多一点,很快有些醉意了。有些红军在那个酒作坊里增加了一点经验,因为到共产党离开茅台时,‘洗脚水’一滴也不剩了。”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领在回忆录中都有所记述。《耿飚回忆录》写道:“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成仿吾在回忆录中提到:茅台镇是茅台名酒的家乡……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杨成武回忆录》里这样说:“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过足了瘾,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怎么允许战士们公款泡脚呢,况且当时年轻气盛、爱酒如命的副军长许世友也不会让战士们暴殄天物。
如今这身处贫困的安化县公安局和当年的红军一样,流动作战才得到了这“洗脚水”,当年的“洗脚水”成了今天的“口中浆”,只是一个成就了中国革命,一个败坏了政治风气。茅台无罪,罪在饮者。
茅台酒是长征时期的“革命酒”,给红军们添了脚力,帮助战士们胜利走完长征;就怕今天这茅台成了革违反八项规定、铤而走险官员命的“革命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