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王宝强离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全民炸开锅。虽然真相还未浮出水面,但几次反转的剧情让网友的心情如同过山车,别提有多刺激了。对于这意料之外的突发热点,新媒体小编和自媒体人们施展18般武艺一路狂追。可是,追热点这件事,有人追得成功就有人追得失败。盟妹梳理了这四种不科学的追热点姿势——热点可以追,但不能这么追!
(王宝强离婚事件霸占热搜榜)
据新榜数据显示,14日当天,提及“王宝强”的微信文章共有11069篇,其中293篇为10w+,总阅读数高达1.2亿。微信公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超高能E姐、咪蒙等纷纷通过蹭热点式的爆款文章,涨粉数万。
热点易追,追得漂亮的却是少数。盟妹梳理了追热点的四种错误姿势,各位小伙伴要注意避开哦~
这个热点该追吗
王宝强是知名度很高的演员,离婚事件备受关注,很多新媒体人觉得不能放弃这样一个全网沸腾的热点,蹭热度,吸引眼球,带来流量。可是追热点之前,得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追?
上面这几张截图,都是典型的追一些和公众号定位毫不相关的热点。
这篇还行,毕竟是一个做家装的号,虽然内容看上去有点诡异(盟妹不太信风水这回事……)
追热点的第一种错误姿势:和公众号定位无关
热点的时效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追热点也是一个道理。王宝强14号昭告天下老婆出轨,15号走进法院起诉离婚,16号陷入财产分割风波,如果你17号再追,就没有意义了。新榜数据显示,8月14日王宝强微信文章阅读量达到峰值,之后一路下滑。
(新榜数据)
咪蒙15号写了《王宝强事件:你可以不嫁给爱情,但你不能嫁给贪心》;16号写了《王宝强事件:相信爱情,并管好你的钱》。之后,她就潇洒地放过了这个热点。
追热点的第二种错误姿势:追晚了
什么都可以拿来借势营销吗
热点事件大致分为节日型热点、赛事型热点、娱乐性热点、负面型热点等等。我们看到的王宝强离婚事件,当事人是娱乐圈明星,本该归属于娱乐型热点;但由于妻子出轨、疑财产被转移,对王宝强本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负面影响很重,所以属于负面型热点。
借势营销本其目的是为了曝光自身品牌,但借负面的热点来做营销,做的不好就会引起受众反感。其中有名的案例就是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时,江南春在微博发了一条永安保险的借势广告,被网友骂到删博。
(江南春微博截图)
对于诸如王宝强事件等负面热点,建议从事件本身出发,避免涉及太多品牌信息。
下图是前几日在朋友圈疯传的两张杜蕾斯借势王宝强事件的海报图,后被证实并非出自杜蕾斯团队之手。
(网友恶搞杜蕾斯海报图)
(网友恶搞杜蕾斯海报图)
杜蕾斯新媒体服务团队的负责人金鹏远14日晚发微博辟谣,称杜蕾斯不会对王宝强热点有任何动作。
(金鹏远微博截图)
(金鹏远微博截图)
他认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不适合追的热点,如果盲目去追,容易让品牌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与负面挂钩,影响企业形象。
追热点的第三种错误姿势:借势负面热点=作死
热点一定要蹭得稳准狠
热点要蹭得稳准狠,这点很多大号做的很好。像凤凰八卦给大家梳理王宝强事件发酵的过程和反转剧情,发扬了它的八卦精神;咪蒙作为情感号,分析王宝强和妻子感情发展到这步的原因,最后亮出她个人风格鲜明的咪蒙式观点;而那些法律相关的公号则将目光聚焦到了离婚后财产分割的问题,一边评论热点一边普法等等……
这些文章在追热点的同时,不忘输出账号本身能提供给关注者的有价值的干货。但如果你一个做汽车的公号,来八卦王宝强的感情问题,就属于典型的跑偏了。这样的文章发出来,不仅受众不会买账,还会影响公众号一直以来的定位,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追热点的第四种错误姿势:追偏了
截止到今天,王宝强离婚事件虽然还未落下帷幕,但总体热度趋势已在下降。希望你再看了这篇文章后,能深入思考一下热点到底该不该追、该怎么追、如何彻底避开追热点的错误姿势,也许下一个走红朋友圈的爆款文章,就出自你笔下哦。
-The End-
寻求报道丨入盟丨加群丨商务请联系微信:mengmeinm手机:15801585551邮箱:mengsi@newmediachina.c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