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稿的确不好写,实用类的书籍几万到十几万字,需要你提炼出精华内容,字数在5000-6000,在这样短的篇幅内,要能够解读出书籍中的重要内容,并给读者带来启发。由于是听书稿,你的文字还要转变成为音频呈现出来,音频的特点就是看不到文字,且听书的场景多样化,可能你在忙着一些不用太费脑力的事情,比如洗完、洗菜、刷牙洗脸,或者在通勤的地铁上、车子里、或者在散步或者运动。所以,它有自己的特点,平台需要大量优质的听书稿,这些稿子的要求就是既要能扑捉到书籍里的精华,又要能吸引听众。这就要求语句不能太长,尽量是口语化的短句,有钩子在衔接的地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想要继续听下去,不要走神,或者走神了就时不时要把听众拉回来。
我虽然在很多平台上听别人解读过很多本书,不同人对于一本书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学术背景、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不同,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都不相同,有深有浅,有全有偏,所以有很多种风格的听书稿。
虽然听了很多,但是自己没有正儿八经写过听书稿,这次接了一个听书稿的活,写了一下,发现还是踩了很多坑,被编辑老师一顿耐心地指导,还叫我不要灰心。
但是,写作者是不应当有玻璃心的,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有自信,通过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自己写作能力,思考能力的一次锻炼,充分利用好各种锻炼写作的能力,只要能够找到听书稿的写作方法和符合要求的稿子的感觉,就能够突破这道关卡,写出更多好的听书稿啦!
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