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内容无非四个:第一是信心,第二是定力,第三是智慧,第四是慈悲。
信心是真正的先行粮草,也是修行的基础。信愿行中,信心居首要位置。无信心则无成就。
诚己与信人是一体两面,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他人他物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信。至诚至信之人,因内心之诚与信,自然能合乎中道。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老子所言之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但道本身依然存在,对于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存在之向往,乃是信的真义。
作为无法提供可见之实证的精神,仍然能够获得众人的认可与追随,正是信之力量所致。唯有信,方能接受,方能跟随。
敬人即是敬己,在对师者的敬意中,修行者便同时锤炼了自己的人格。敬是心的自我觉察和端正规范。心一旦昏倦,便放肆,便是不敬。从对上师的态度,便可以审查自心修行如何。
修行者与上师之间的关系,并非凡俗意义之师生关系。它是心灵之间达成的一个纯净誓约。
《四信偈》:生生世世,护持上师;尽我生命,庄严上师;无计无执,净信上师;行住坐卧,祈请上师。
这首偈子便可视为弟子与上师之间建立的誓言,如同双方生死结交的盟誓,是心灵的誓约。也是无我的另一种体现。同时需要记住誓约的对象并非某个人,甚至不是上师本身,而是最终所要实现之觉悟和自由。
对善知识报以纯然的信心与敬意,即是对智慧与光明报以信心与敬意。纯然的信心与敬意,相当于空杯的心态,能够做到全然的接纳。敬人即是敬己,心怀恭敬心、谦卑心,是对自己人格的锤炼和升华。敬,是心的自我察觉和端正规范。敬,是最好的修心和修行。
阳明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说的是每个人都拥有无上宝藏,不用再颠倒外求。
有自信方能坚定,方能从容,真正自信者,对于修行的最终目标,不会有过于急躁热切的渴盼,而是从容不迫的走好每一步。因在具信者眼中,实现目标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草木生长一般。
真正的信仰者是愿意以真理为生活方式,愿意用生命实践真理,愿意用真理改变信念与言行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