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吝啬我有限的溢美之词,去称赞《二十二》,它是我今年最为喜爱的电影。电影中的阿婆们也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愁眉苦脸,反倒一个个都精神矍铄,想要努力活下去,这样的阿婆们,怎能不可爱呢。
关于“慰安妇”,我在那之前也只能通过教科书和一些文章去有所了解。真正对“慰安妇”进行最直观了解的就是我去看了《二十二》和其背后的故事,但很可惜的是,我才刚刚去了解,阿婆们就像是风中烛火一般快速消失。
在八月十四日也就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上映的《二十二》,我并没有去看点映甚至首映,拖了半个月才在电影院看了《二十二》。在未看之前,我的内心抱着最虔诚的期待和痛哭流涕的准备,我关掉了知乎和微博,下意识忽略所有关于《二十二》的话题。就仿佛知道什么一般,我的内心一直被《二十二》牵引着,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公交车不停站的时候我非常焦灼,仿佛会失去什么。还好公交车在下一站停下了,我疯狂朝影院狂奔,直到领了票进了场坐在凳子上才稍微放下心来。接下来,是沉默无言的99分钟。
《二十二》即使是一部纪录片,它也没有采用那些让人听起来花里胡哨的拍摄手法,它只是对着老人,记录下老人的一举一动,生活的点点滴滴,必要时候会去采访阿婆们。这种简陋甚至会被人骂的拍摄,却鲜有人反对吐槽,在场的观众们包括我,都严肃平静地看着纪录片,期间夹杂着一些咳嗽。
它过于平静了,我看的时候虽然没有感到无聊但却不知道究竟放了多少,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只能看着阿婆们的一言一行。直到最后又是一位阿婆在白雪冬日时被亲朋好友们风风光光地下葬,然后《二十二》响起,众筹名单也出现在荧幕上。我的精神有些恍惚,就这样过去了啊,就这样过去啦啊。阿婆们的更多生活呢,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我只好坐在位置上努力去记住众筹者名单的名字,虽然知乎上有人说郭柯导演把名字放在了里面,但我并没有看见。音乐旋律渐渐消失,我慢慢走出去,外面是落日夕阳,想来阿婆们就像是夕阳,尽管要消逝,却还是把光芒投向大地,让大地享受最后一刻的温暖。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用手机一遍又一遍地放着《二十二》,心想着阿婆们,看了一眼落日夕阳,眼眶便红了,眼泪也顺着脸颊下来。《二十二》明明没那么煽情,阿婆们都笑呵呵的,日本来的志愿者小姐姐,韩国来的摄影师大叔,海南的工人大叔也都是很温柔很善良的人,我越想越觉得难过。
我没办法为那些阿婆们和志愿者们做什么,也没有去参与众筹,只能去贡献一张微不足道的电影票,想来更觉惭愧。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认真活下去,就像是阿婆说的“这世界真好”一样,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她们都能说出这么质朴的道理,四肢健全头脑正常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活下去呢。
再回到《二十二》本身,这是一部极具人文主义关怀的温情纪录片,我们能看到的不是老人们边痛哭流涕边诉说她们过去悲惨遭遇的情景,而是一个个可爱的阿婆在努力地活下去,有空了跟荧幕前的我们唠唠家常,有着可爱的笑颜,兴致好了阿婆们还会跟我们唱民谣,跟我们聊起过去的一些事情。现在想想,明明遭遇痛苦的是她们,她们却努力地活下去,顺便给我们说些故事,真是可爱的阿婆们啊。
以郭柯导演为主创的团队也选择了最为温柔的方式来进行拍摄,全力保护着阿婆们敏感脆弱的神经,努力用更好的镜头和技术去封存阿婆们现在的生活,从不去主动提及阿婆们所遭受的伤痛。而为此片参与众筹的30299位网友以及张歆艺也是可敬的人,因为他们为此片的完成贡献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力量。最后,感谢每一个买了票和去了影院静静看完的观众,是这群观众,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认识”阿婆们。《二十二》的存在,让我认识了许许多多温柔善良的人们,以及创作团队和阿婆们,泪水似乎从不曾停下。
《二十二》没有直面反映那段历史,但仅仅是阿婆们的只言片语也足以让我去亲身体会那段历史的艰难与恐怖。我虽自称宅,但并未生于那个时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阿婆们,所说的话都让我肃然起敬。“希望中日不要再有战争,会有很多人死去。”
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有用的影评,反倒是一堆胡言乱语,我深感惭愧。不过想想那些可爱的阿婆们,我也第一次抛弃了所谓的行文逻辑,抛弃了一切冷酷的词语,只为给阿婆们和《二十二》一个小小纪念。就算阿婆们终究不断离去,我也还是会记住阿婆们的。
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