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七十七天》讲述了男主人公历经七十七天独自横穿西藏北方无人区——大羌塘的故事。电影里没有超酷的动作场面,没有柔情的爱恋场面,没有诡异的情节场面,更没有残忍的博斗场面,更多的只是一个男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跋涉的场面。
单调吗?不,相反,它既真实又华丽,既英雄又神圣。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另我们难忘,大羌塘的神奇与瑰丽之美时时冲击着我们的眼睛,涤荡着我们的心灵。纯净、圣洁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观看你时的感受。
电影除了真实的画面美外,音乐的美也是非常振撼。男主人公从第一天进入羌塘无人区到最后走出困境,中间的每一处音乐都让我们沉醉。音乐的美伴着画面的美和男主人公的内心一起跋涉在荒原中,或欢乐,或高亢,或悲伤,或低沉……。
电影在表现人与兽的关系时,不管是男主人公开始遇到的狼和藏棕熊,还是中间遇到的落单的野牦牛,还是最后被他救起的小狼崽,都表观的很人性化。在男主人公的眼中,动物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你对它没有敌意,它也不会那么凶狠。如果你救了它,它还会知道回报。
电影《七十七天》是根据作家、旅行家杨柳松创作的游记《北方的空地》改编而成,导演为赵汉唐,主演为赵汉唐、江一燕。在电影中,江一燕扮演的女主人公——蓝天,在男主人公七十七天横穿羌塘的旅行中以回忆的方式穿插出现。回忆讲述了他们俩相识、相知的美好过程。
如果说男主人公独闯大羌塘是英雄,是实现自我的挑战。女主人公蓝天则是传奇,她原本也是一个酷爱户外挑战的女汉子,一次为了拍摄高原星空不慎摔伤而瘫痪,之后她并没有萎靡不振,放弃生活。而是坐在轮椅上重新学习一切生活技巧,并在拉萨开了一家旅馆,为热爱户外探险的人服务。开车、演讲、旅行……,生活在她面前死而复生。她让男主人公钦佩,另我们赞叹。
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生命的华丽在影片中以平淡的旅行镜头娓娓道来,这也许就是电影要传达的最本质的东西。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旅行会让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
影片中,男主人公一个人,一辆自行车,六个户外背包,开始了孤独地旅行。目的地,竟然是中国最大的荒原无人区——大羌塘。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荒原。
大羌塘,人类生命的禁区。那里气候恶劣,常年高寒、缺氧,并有狼、野牦牛、藏棕熊等猛兽出没,地质灾害严重。有人曾经独闯过,选择纵穿,因为距离短,路线相对比较成熟,容易得到救援。而电影的男主人公却要选择横穿大羌塘,不仅距离长,危机四伏,而且很难得到救援。之前无人敢尝试,他却要独自前往。
是失恋了,想不开?想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都不是。他要横穿羌塘,没有理由,只是向往那片圣地,想去,就行动了。
去,有可能成功,他将成为历史上单人以自力方式横穿羌塘的第一人,也有可能失败,命丧荒原。这些他都考虑过,因为痴迷,因为梦想,因为自由,他毅然朝着心中的那片圣地出发了。
影片开始镜头,青藏高原西端至高点——界山达阪,海拔5248米。远处,海蓝的天空上飘着大片的白云,天空下闪耀着巍峨的雪山。近处,广袤的平原上,一辆绑着背包的自行车倒在地上,旁边是一顶支起来的单人帐逢。我们的男主人公躺在帐逢里不住地咳嗽,旁边烧着开水。一个藏族巡防官兵走过来,询问他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看到他不住地咳嗽,赶紧让另一名官兵从远处的卡车上给他拿了2盒感冒药。
男主人公看着卡车逐渐远去后,他赶紧收起帐蓬,推着自行车朝着无人区深处走去。第一天,他沉浸在探险的欢乐中,眼前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他欢喜,太美了!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带给他的振撼。
横穿羌塘的第一天,夜晚他宿营在江边,在帐蓬里用笔记本记录下了他的所见、所思、所想。
影片最后,第69天,海拔5248米,男主人公在沙漠遭遇巨大龙卷风。帐蓬、自行车和人一起被卷在半空中摔下来,他伤了一条腿。他已彻底断粮了,夜晚点起篝火,看着火光前的小狼崽,他有了疯狂的念头。最终,他打消了那个念头,他不忍心杀掉半路一直陪伴它的小狼崽。
第75天,海拔5598米,他饿得几度眩晕,拄着拐在沙漠上艰难地行走,他想赶走小狼崽,但它就是不愿离去。
第76天,海拔4550米,他已没有气力行走了。夜晚昏倒在星空下,他似乎看到了微笑的蓝天,听见她讲述自己摔伤时的感受。一道闪电过后,一群狼突然出现在他的不远处,小狼崽一声接一声地哀鸣,似乎告诉狼群,是眼前的这个人救了它,狼群离开了。
最后一天,屏幕右上角没有出现第77天和海拔多少的字幕,只是蓝天在拉萨的客栈里从轮椅上站起来,伸出手像要迎接他。至此,电影结束,给人以暇想。游记《北方的上空》男主人公在最后一天得救。
影片的中间,男主人公遭遇缺水喝尿、前后狼夹击,偶遇藏棕熊、落单的野耗牛袭击、洪水泛滥等情节,每一处都是那么真实,另人沉思。
生命的华丽,并不是享受荣华富贵,享受鲜花与掌声的包围。而是在人生的漫长旅行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