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作者: 闲人无稽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2:01 被阅读130次

        孔飞力的这本著作应该是其最不出名的一本,相对于名满天下的《叫魂》,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比较大,没有后者来得阅读畅快。但正是这一本薄薄的小书,确实了解孔飞力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著作,本书是其在1994年为法兰西学院所作的系列讲座的集合,中间做了一些修订和编辑。所以它的思想性会远远大于它的可读性,在阅读本书前,强烈建议阅读孔飞力的《叫魂》,便于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脉络。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孔飞力

        说到孔飞力,就不得不提起另外的几位汉学家。他们是同样在西方汉学家及国内也享有盛誉的几位大家:

——费正清,被誉为汉学第一人,“哈佛学派”鼻祖,但从本书译者在序言中所述,费与史在早起是有学术分歧的,也是孔飞力的老师。非常出名的《剑桥中国史》就是由他主编的。

——史华慈,费正清学生,孔飞力老师,其他不说,光从他精通12过语言就能知道其能力不凡。

——魏斐德,他在06年逝世的时候,北岛做了一首《青灯》,“你与中国一起老去”。

——史景迁,名字取自《水浒传》,史进,时迁,段景住。

——黄仁宇,著名的《万历十五年》作者。

如果要阅读当代中国史的研究,只要读过这几位写的大作,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基本脉络。挑书必要精,这几位的必其中。但无论是谁,为什么大家对他们这么追崇,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

他们几乎都没有“理论”,也并不见得会对种种时髦理论顶礼膜拜。然而,他们有思想,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并揭示历史叙事的意义之所在。

简而言之,就是千万别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从书名就可以判断出该书所要讨论的主题:中国“现代性”和“现代国家”形成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对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是非常引人关注的,毕竟在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多,改朝换代,变革,变法,革命等等,用唐德刚的话说就是:在这之前千年不变,在这之后十年一变。就像那些写苦难历史的小说一样,但凡是涉及那些历史拐点的都非常容易出优秀作品,而且“饱含人文关怀”。

        读书在读正文之前,读序言和后记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的两位译者作了长长的导言,长到基本上你读完导言就可以理解本书的主要概要,非常详细的概要。两位译者,陈谦是从事国际冷战史、中美关系研究的,陈之宏是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分析的研究的。按理说,两位应该是研究历史的专家,行内人翻译行内人的书,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但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由于都是专家,所以用很多的专业术语,对他们来说是顺手拈来,但对一般读者来说,确实费时,而且喜欢用各种关系连接的长句,读者断句也费时,这大概就是英文使用太多留下的后遗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x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