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文章世人如何读不重要,要让神灵喜欢。 ――《月童度河》
这是近期对写作的心得中,最喜欢的。和朋友说,对写作越来越感到压力,无价值与美感的文字,无疑是在耗费他人时间。写作久了,无形中担了社会责任,贡献出清澈、安宁、坚韧、信仰、美德、良善、真诚,是一个笔者的自知与修养。而自己无法长期处于灵台被神性笼罩的状态,文字浅薄偏执,也是常有的事。
年轻时过于激烈,莽撞前行,不管不顾,离经叛道。表达观点犀利而片面,却依旧沾沾自喜,自恃凌人,这是缺乏觉知与仁慈的表现。时间越久,越显得薄弱与稚气,只看得见阴影,本身即是性格缺乏。一位优秀的画家,他除了会运用阴影,还有光线。最终,是表达生命、宇宙,都是修行。
朋友问我,若一个人精神处于低谷,是否应该执笔记录?而匮乏愚昧的文字,是否可以示之于人?我想,直面自己的脆弱与晦暗,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态度,更是能力。而写作者,除却真诚的文字记录,更应像一位虔诚智慧的上师。对待文字,一如对待爱情,需具备信仰,否则易生纠葛,沦为属性不善的关系。自我即为转换枢纽,将一切脆弱的、欲望的、晦暗的、畸形的,自身过滤、消减,提炼出菩提,播散给他人。写作,是一种至深的德性。心存它念,一味地发泄与控诉,走不长远。
于我而言,语言粗鄙、长于说教的文字,是不喜的。对文字应怀敬畏、神圣,若带着物质性、目的性去表达,那它的价值,便只能够以物质衡量。文字的美感,绝不体现在酣畅淋漓的发泄,与矫揉造作的处世哲学。
任何艺术门类,都指向内心的回归,类似于宗教。文字干净清透,给予人欢喜愉悦,如在春日的花树下穿行,何尝不是布施?而这样的心情,不可傲慢自得,一旦生起,便成情绪。写作者与读者,一个虔诚给予,一个善良成全。后者远比前者,更具佛性与恩德。
不管如何,怀着对立抵抗的心对待文字与生活,皆如泡影。一位写作者曾说,我一旦屈服,便让污浊的人得逞。可他依旧以自杀结束。这样的心态,写出的文字锋芒太盛,尖锐偏激,以自我为中心,必陷于堕落。一个心地柔软而丰盈的人,写得出白雪玉石一般的文字,他会知道如何生活,如何以大勇、大悲、大慈、大爱,涉过暗黑河流,到达光明圣境。
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会修习心净与慈悲,来供养它。文字回馈以健康和愉悦,良性循环。一个智慧的读者,字里行间的福缘,收集起来,溶解吸收,以此涉过河流。若福缘至深,亦可背负他人,到达彼岸。顾城曾说,爱一旦付出、播散、流传于世,便收不回来了。度己度人,长盛不衰。
请珍惜手中的笔,使它保持清澈。也请相信,人群中的清赏之心。即便孤独,那也是一座花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