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行走的人生
毕业三年后变迁,初衷坚守否?

毕业三年后变迁,初衷坚守否?

作者: walker86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23:20 被阅读22次

    1、最近,平时甚少联系的初中同窗微信跟我说:我一直觉得你是我们班上最有出息的人。

    看到这句话我沉默了一会、麻木不仁的大脑里一石激起千层浪——

    哦,原来我在别人心目中期望值曾经那么高啊。

    这位老同学初中没读完就离校了,之后一直没怎么联系,只是道听途说他到市里学过几年修车,后来与小学同学结婚了,最近几年在北方开了个小吃店,虽辛苦些,一年下来收入不菲,日子也算过得美满。

    我情不自禁进入了典型的“想当年”模式——

    从小到大,我凭着十一分的勤奋与努力,在十八线小县城的学习路上可谓一帆风顺。高考时,虽然发挥不尽人意,与心目中既定的目标失之交臂,最后考上了北京一所211高校。

    还记得初中时最喜欢上英语课,因为英语老师常常拿我做榜样,:人家谁,将来肯定大有出息……

    2

    一转念到现实,就是无尽落寞。

    真相是,在辗转几个城市后,如今只是混迹在羊城广州的的路人甲,每天出入光鲜亮丽的珠江新城,下班后褪去所谓白领的衣装,躺在出租屋内,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地用大隐于市、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话来麻痹自己。

    我毕业后虽然有过几份工作,但无一例外都是按部就班朝九晚六的模式,毕业这几年从来没有接受任何挑战,有时候在朋友圈看到其他同学吐槽工作的超负荷及巨大挑战,我竟然有一丝憧憬,如果我也是那样的工作,会不会飞速成长。几千万普罗大众千篇一律的小市民生活会不会别有一番风采。

    这次和这位同学聊了许多,聊了许久,但无论见识、格局,我都自惭形秽。

    我深知,对于如今飞黄腾达的同学们,我只有望其项背,自叹弗如的份儿了。

    曾经我还自以为自己毕于名牌重点大学,比那些初中和高中没有读完的同学起点要高,然而十年之间,很多人像我的同学那样继续努力,很多人像我一样认识到人身处社会发展的瓶颈,自我设限,止步不前。

    十年之后,各人的发展相差云泥。

    如果你非要说,成功的定义多种多样,那我也算成功。我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只看近不看远,只想小家没有远大抱负的小市民。

    也许你要批评说,人比人气死人,攀比是没有尽头的,知足常乐就好。

    不过写到这,我要澄清一下,我的落寞,不是说自己混得多差,相比于大部分同学,我还是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如今内心的落寞和恐惧主要是猛然发现自己在琐碎生活中忘记了学习新知识,忘记了自己当初的那颗进取心。

    3

    接下来,我总结一下自己从一个十八线寒门小学霸,曾经别人眼中羡慕的人沦于平庸小市民的原因。如果有处于迷茫期的年轻朋友碰巧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引起你我的共鸣——

    1. 没有坚持梦想,轻言放弃。

    记得以前上学时,无比喜欢阅读和写作,不能说出口成章,但至少熟读多本名著,偶尔写的文章也曾经被收录到读者或者青年文摘中,初三那年,参加县里的一个文学竞赛,最终如愿进入总决赛,寒假的时候有一个去北京集中交流学习的机会,当我弱弱的跟父母提起这个事的时候,我一辈子也不会那个场景,爸爸用好像天塌下来的声音说:“你又从哪里搞了个骗钱的东西来了”,妈妈将信将疑,也劝说我说这是骗人的,于是,我惊惶地把这个外出交流学习的想法压在心底,瞬间也觉得阅读和写作不再是一件让人很享受的事情,于是我慢慢的抛弃了各类书籍,手中的笔再也写不出让自己惊叹的文字,这是我第二次放弃梦想。

    说明一下,我来自十八线县城的普通农村家庭,在那个时候一个星期10块钱生活费的年代,拿出几千块去北京“玩耍一阵”,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确实不是一笔小支出。

    2. 自作聪明,害怕吃苦。

    记得大学第一个国庆,宿舍6个人组队去北京市区玩,在动物园那块有个活动,可以免费做卡氏测试,就是测试自己的智商,有一位哥们怎么都不给我们看他的智商分数,每次提起这个事情都是一笑而过。其实这正是他不用任何标准给自己设限的一个表现。而我当时还嘲笑他是不是分数太低不想让我们知道。而事实证明,这位同学之后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不被众人看好的情况下考取了全国顶尖高校的研究生(当时基本上没人相信他能考上),目前在华为工作。

    这么多年我才知道:人生的大坑之一就是自作聪明,以为自己可以不像别人那样努力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最朴素的真理。世上真正能做大事的人,都是那些无小聪明而有大智慧的人。大智若愚,所谓的大智慧就是看似愚笨的重复和坚持、持之以恒的坚毅和定力。

    3. 固步自封,认知狭隘。

    可能因为我出生十八线小县城,又出生于小县城的寒门,家境比较贫寒,见识也比较短浅,所以我初到大城市就被其中的浮华深深震慑了,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从大二开始各种兼职,加上学校的奖学金,大三大四都没向家里要生活费,自己毕业的时候还有几万的存款…

    临近毕业,辅导员找到我,问我是选择保研还是考研,当时顶着专业综合成绩第一名的帽子,我毫不犹豫的说出了我要出去找工作,辅导员惊住了,再三劝我慎重考虑,那一瞬间我真的没有刹那的迟疑,我选择就业。记得当时综合成绩前十的同学基本都选择了继续学习,不管是真的热爱科研还是逃避就业。

    但对于我来说,家里基本上不能给以后的生活提供更多支持,读书也读了十几年了,不想在读了,出去找工作赚钱该是一件多体面地事情。

    有一段时期,我也曾经暗自庆幸自己的英明决定,决定读了研究生也不怎么样,每个月也只有可怜的几百块钱。但是我工作后迷失了,每天的生活重心除了工作就是纠缠在各种各样的世俗杂务当中,唯独没有投资自己,持续提升自己,每次想的都是钱包里多了几千块钱,狭隘的认知让我自己固步自封。

    现在来看,根据个人的性格及优势/劣势,真应该当时努力考取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对于这个个人还是比较自信可以拿下的,学校的学习氛围能让人安心学习,提升自我,继续提升对专业的认知。

    年轻人一定请记住:一个人的专业是今后的立命之本,如果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那就努力学习当下的专业知识,总有一天,你昨日所学会在某个恰当的时机回报于你,千万不要狭隘的认知当下的一切。

    4.自我设限,从社会找原因。

    认清社会的真相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而我却在太早的年纪认识到社会的客观局限,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主观努力。毕业时曾想进入众人口中的名企,如腾讯、华为、一汽大众等,但失败后找到了自欺欺人的借口。觉得很多事没有关系办不了。而很多人之所以平步青云,要么是因为家里有关系,要么是自己会搞“关系”,我潜意识里自暴自弃,觉得像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不要心气过高,于是从此以后有些事情我连想也不敢想。

    我最后选择在一个中规中矩的企业,周而复始地做着单一而无创意的工作。

    4

    就在我认真反省了自己所有的问题之后,有一位朋友开始纠正我:

    第一,你本来就没有自己想像得那么牛逼。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学霸,就是小池塘里的大鱼而已,到了北京/广州这种“人多的地方随便一砖头下去能砸中三个博士五个硕士十个大学生”的人才高地,你也就是一条大池塘里的小鱼。现在放眼望去,人才济济,95后的小年轻比你优秀的人多了去了。就说80后有很多人比你优秀,也比你努力,却因为没有你的运气,还不如你现在所拥有得多。所以放平心态——你根本没有那么重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第二,人生本来就不要跟别人比较,一旦你开始攀比,只会画地为牢。而且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你再怎么努力,奋斗的终点只不过是人家的起点。

    第三,你同学心目中的你是那样的,你就要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吗?自己怎么舒服怎么好,自己的成功要自己去定义。到一定年龄,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还要被社会主流价值观牵着鼻子走,那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继续修炼。

    朋友的话一下点醒了我——

    我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期望里呢?

    我应该问问自己内心里最想要什么。

    5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正站在从而立到不惑的交叉口。我知道此时我人生的战场上唯一的敌人就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你本可以。也许我当初更努力一点,就不会与本该更优秀的自己擦肩而过。也许我更有远见一点,就不会变成一个庸俗的小市民。

    但是,已经错过的就错过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悦纳如今已然平庸的自己。

    不去跟过去的自己较劲,也不去跟周围的人比较。

    当我开始触及事业的天花板,屡屡碰壁,我才开始意识到,我其实不必一直努力向上生长,跟自己较劲,我可以开始“横向发展”,让自己活得丰富。

    我不一定要像钻天的白杨树,想要努力站在人生的至高点,无论初衷是想让全世界看见自己还是想让自己看见全世界。

    我只需要做一棵努力繁盛的榕树,树冠葱茏,给需要的人遮荫挡雨,给小鸟小松鼠小动物提供栖息地,让自己枝繁叶茂,鸟语花香。

    是的,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被全世界看见,也可能一辈子也站不上制高点去俯视全世界。我知道世界的大荣耀都跟我没有关系,我清楚我注定成为这些大荣耀底下斑驳的衬底。

    可是,当我想像自己不再是一个索取者,而是一个给予者;

    当我想像自己不需要发出众人瞩目的强光,而只要温暖身边的人就足够,

    我心里就不再有那些锋利的奢望,去割伤自己柔软的灵魂。

    我只想看着眼前的光阴丰沛而温柔地流淌,水利万物而不争,同时又觉得这一切默默无闻都有意义。

    作为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穷小子,心里一直有一丝微弱的不甘,如今我终于知道,那一丝不甘,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在为了世俗的标准活着,却忽视了内心的自我。

    从现在开始,一切归零;重新上路,开始学习。

    学习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也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而是让自己成为更善良的人、更有趣的朋友,甚至只是个更有温度的陌生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三年后变迁,初衷坚守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az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