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物与人是把具有甲事物的性状的词语,移用到人身上。
(11)你飘零,兀自毫无顾忌地飘零。用无奈的残篇,旋转死亡的符号。潇潇洒洒,斑斑驳驳,那是生命的最后一次祈祷吗?整个空间都散乱着/枯涩的微笑(王兰《秋叶》)【“枯涩”是形容物体的干燥、粗糙形貌的,“微笑”并不具有这样的属性,这里将“秋叶”的性状移属于“微笑”上,不仅使对秋叶的描写,具有拟人的意味,而且使得文中的描写色调,保持协调一致,写出了“秋”的特殊情味。】
(12)用我们的口语去表现那些颜色,那些图案,真费了我不少苦涩的推敲。我从陈旧的诗文里选择一些可以重新燃烧的字。(何其芳《梦中道路》)【“苦涩”一词写尽了写作的艰辛与困苦,充分体现出移就修辞的特殊表达作用。】
(13)这大地的生命,缤纷的景色,曾抒写过他的热情和狂暴,而今只剩下凄清的虫鸣,绿色的回忆,草黄的微笑。(穆旦《秋》)【人们常用色彩象征某种意义。“绿色”代表美好;“黄色”象征没落和黯淡。诗歌创作中,作者又常以这种手法营造“意象”,来表达一种深邃的思想和感情。诗中“绿色的回忆”和“草黄的微笑”正是运用移就手法描写“秋”的韵律,传达诗人独特感受的。】
(14)露珠,从叶上滑落,留下一片绿色的希望,滴下一串苦涩的记忆。默默地滴下……滴进黄黄的土壤里默默地孕育着……枝上新结的小青果。(程香梅《憧憬》)【诗中“绿色的希望”和“苦涩的记忆”是一组对比度强烈的诗句,它将“未来”和“过去”作了形象化的概括与描写。以视觉写“希望”,以味觉写“记忆”,抽象的思想与感情有了感人的附着。诗人通过“露珠”这个形象表达了一定的人生态度。】
(15)大自然的歌手——篱笆围住农舍。有一片蓝色的幽静,远处是远山的灰青。(艾青《彩色的诗》)【诗歌创作凭借的是丰富的想象力。作者把“幽静”写成蓝色的是视觉的变形,是精心营造的“意象”。移就在抒情散文和诗歌中的特殊表现(16)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作者通过想象,体味出愁的浓淡。运用移就修辞手法离不开想象,作者正是通过想象开创意境,并决定移用词语的选择。】
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7)希望,闪烁的希望,在荡漾,在无穷的碧空中,在绿叶的光泽里,在虫鸣的歌吟中,在青草的摇曳中——夏之荣华,春之成功。春光与希望,是长驻的;自然与人生,是调谐的。(徐志摩《北戴河海滨的幻想》)【“闪烁”是“光”的一种属性,而闪光又令人向往,于是“闪烁”与“希望”的组合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移就修辞手法打破了语法常规,将思想感情的表达带进了审美境界。】
(18)愈是伟大的生命,愈是一刻不停地流动着,呵!我发现了大地深沉幽邃的秘密。……(网文)【“秘密”是抽象事物,移用“深沉”、“幽邃”来修饰它,不仅使它变得具体生动,而且内涵也丰富了。】
(19)劳改队中是否也有不幸中的幸运儿?这样的质询,使我从退色的记忆中,想起来“同窗”索泓——。(从维熙《风泪眼》)【“记忆”是抽象事物,不能从视觉上感知,例中的“退色”不是指颜色变淡,而是“淡忘”的意思。移就修辞的比喻作用,常常将事物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20)呵,母亲,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苦井(舒婷《呵,母亲》)【“甜柔”是味觉,“深谧”是视觉,用来描写抽象的“怀念”。母亲在的时候,心中感到快乐和温馨。如激流、如瀑布一样唱着欢乐的歌。如今母亲不在了,失去了报答母爱的机会,因思念母亲,心中悲痛,所以说是“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网友评论